作者:王貴強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會主任委員

審核:劉京山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主任醫師

預防乙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從1992年、1995年到2006年,十年多的時間,乙肝患病率從10%降到7.18%,現在低年齡組又降到了百分之四點幾。

通過接種乙肝疫苗大大降低了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那么乙肝的發病率也隨之大幅下降。特別是對于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關鍵,能有效地預防乙肝,這是乙肝疫苗的巨大貢獻,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典范。

一、為什么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至關重要?

接種乙肝疫苗首先強調的就是新生兒。

因為感染乙肝病毒后會有不同的結局,感染的年齡越小越容易發展成慢性化。由母親直接傳染給新生兒,95%的患兒都會變成慢性攜帶者,成年后可能就會變成乙肝患者,進一步會發生肝硬化、肝癌。

如果5歲左右感染了乙肝病毒,30%-50%會發展成慢性乙肝,15歲左右感染乙肝病毒,基本和成年人一樣,95%都會自限,自己可以把乙肝病毒清除掉,不變成慢性乙肝。

全國流調結果顯示,我國約56%的人感染過乙肝病毒,但是沒有變成慢性,這就是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的結果,危害性相對不是很大。

所以強調新生兒一定要進行乙肝疫苗接種,這是至關重要的。

二、新生兒如何正確接種乙肝疫苗?

孩子出生24小時之內打第一針乙肝疫苗,出生一個月打第二針,出生半年時打第三針,這是正常的接種程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0、1、6。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低出生體重兒或者早產兒,乙肝疫苗接種和正常體重的孩子或足月兒還是不同的,免疫的量需要加大,因為這些孩子免疫反應比較差,對疫苗的應答不一定很好。

孩子接種完乙肝疫苗后最好查一下是否產生了乙肝表面抗體,一歲或兩歲的時候可以查一下。因為大概有5%左右的孩子打了乙肝疫苗后沒有出現乙肝表面抗體,沒有抗體就不具有保護性,仍然是易感人群,還會通過各種途徑感染乙肝病毒。

三、媽媽乙肝病毒陽性,孩子出生后如何處理?

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的母親,新生兒疫苗接種方式和一般人群是不一樣的。

出生后在12小時之內第一針先打乙肝免疫球蛋白,最好在出生6小時內接種,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在分娩過程中,母體少量的乙肝病毒可能會進入新生兒體內,免疫球蛋白能夠直接中和乙肝病毒抗體,遇到乙肝病毒直接就結合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然后被吞噬,病毒就不會跑到肝細胞里面去了。

所以孩子出生后越早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越好,接種晚了乙肝病毒跑到肝細胞里,再打免疫球蛋白就失去作用了。

孩子出生6-12小時,在另外一個胳膊打第一針乙肝疫苗,并且乙肝疫苗量要加倍。打乙肝疫苗的目的是主動免疫,建立自己的免疫反應后產生抗體,對少量的病毒也有中和作用。出生一個月和半年再打第二針和第三針乙肝疫苗。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除了新生兒要打乙肝疫苗外,對于乙肝的高危人群也建議打乙肝疫苗。

四、哪些人建議打乙肝疫苗?

經常接觸血制品,或者能夠接觸到血液的人群,比如醫護人員、血液透析的患者、患有血液系統疾病、腦出血的人群等,都屬于乙肝高危人群,明確建議這些人群要打乙肝疫苗。

家里有乙肝患者,盡管一般不會通過接觸傳播,但有時皮膚破損后不知道,正好乙肝患者也有出血,或者唾液里病毒很多,就可能會被感染。所以家里有乙肝患者,或者和乙肝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群,也建議打乙肝疫苗。

圖3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所有公眾是不是都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呢?

理論上是需要的。

乙肝高流行區都需要接種乙肝疫苗,中國就屬于乙肝高流行區。如果擔心被感染,經常在外面活動,有可能接觸到血液制品,包括做醫源性檢查,有創檢查等,可以接種乙肝疫苗。

需要強調的是,乙肝疫苗打完后有一部分人沒有反應,未產生免疫應答,說明疫苗沒有發揮作用,必要時還要打加強針,要進一步接種。

五、感染過乙肝病毒和乙肝患者還有必要打乙肝疫苗嗎?

感染過乙肝病毒,有乙肝抗體了就沒必要再打疫苗了。打疫苗前最好到醫院查一下乙肝五項,如果全都是陰性,就可以打乙肝疫苗。

乙肝核心抗體陽性是既往損傷、既往感染的標志,感染乙肝病毒后自愈,就表現為乙肝核心抗體陽性,這種人群在我們國家比例很高,大概占50%。盡管沒有乙肝表面抗體,也有保護力,這樣的人群就沒有必要再打乙肝疫苗了。

總之,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和乙肝患者,都沒有必要打乙肝疫苗了。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