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世界衛生組織(WHO) 宣布猴痘構成國際關注的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目前,世衛組織評估認為猴痘風險在歐洲地區為高級,在全球其他地區為中等。據WHO總干事譚德賽聲明,截至目前,全球已有75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1.6萬多例猴痘病例,其中5人死亡。
一種類似天花的病毒
2022年5月7日,英國首先報道了一例從尼日利亞旅游后歸國的猴痘確診病例。隨后,多個國家先后通報了猴痘病例,范圍橫跨歐洲、北美洲和非洲。
最早于1958 年,在丹麥哥本哈根首次報道了從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究的水泡病感染的食蟹猴中分離出猴痘病例。隨后的十年間,猴痘僅在動物間傳播,并未發現人感染猴痘病毒的情況。
到了1970年,一名WHO天花病毒根除計劃官員在剛果共和國從一名疑似被天花病毒感染的9月齡嬰兒體內分離出了猴痘病毒。
這名嬰兒出生于一個人數眾多的大家庭,除了他之外,其他家庭成員都接種了天花病毒疫苗,患者在疑似接觸了用于食用的猴肉之后,就出現了發熱和全身皮疹等類似于天花的臨床表現。
但是奇怪的是,在皮疹逐漸消退后,這名嬰兒又合并了耳炎、乳突炎和淋巴結炎,這與感染天花病毒的臨床表現并不相符,因此引起了官員的重視。
隨后,一系列實驗室檢查最終確認,這名嬰兒是第一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從此,世界衛生組織將猴痘病毒感染列為病毒性人畜共患疾病。
在首例猴痘感染者被確認后的50年里,猴痘病毒在全球15個國家呈散發或局部暴發狀態,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等11個國家。而歐洲和北美洲僅有零星病例報道,都與境外輸入有關。
作為一種DNA病毒,猴痘的基因組是一條雙鏈末端閉合的DNA鏈。在與宿主細胞接觸后,通過融合或內胞飲的方式進入細胞內,隨后在細胞質中進行病毒DNA的復制和病毒蛋白的組裝,最后通過胞吐的方式離開細胞或直接裂解細胞后釋放。
人類感染猴痘病毒的大部分臨床癥狀與天花病毒感染相似,但癥狀要輕。前驅性癥狀表現為發熱、頭疼和全身疲勞。許多患者在發生特征性皮疹之前可出現上頜、頸部或腹股溝區的淋巴結病。皮疹首先出現于面部,隨后快速向全身皮膚發展,呈離心型分布,皮疹個數根據個體差異從數個到上千個不等,一般經歷斑疹期、丘疹期、皰疹期和膿皰期直至結痂脫落,在此期間,有接近19%的未接種疫苗個體可能同時合并皮膚細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嚴重的并發癥和后遺癥在未接種疫苗的患者中更常見,包括繼發性的肺部感染、嘔吐和腹瀉等,極少數患者可合并腦炎和眼部感染導致永久性的視力喪失。
2款藥物可能有效
2022年5月24日,《柳葉刀》子刊上發表一篇來自英國的回顧性研究。團隊研究人員對比了抗天花病毒藥物Tembexa和特考韋瑞治療猴痘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embexa是一種核苷酸類似物脂質結合物,也是經典抗病毒藥物西多福韋的前體藥物,作為病毒DNA復制的替代底物抑制劑而發揮其抗病毒作用,是第一種被美國FDA批準用于所有年齡組的天花抗病毒藥物。
特考韋瑞則是一種小分子病毒抑制劑,對包括天花病毒和猴痘病毒在內的正痘病毒屬病毒均有較強活性。其藥理作用在于抑制病毒DNA的復制,并且阻止胞內病毒在內質網或高爾基體上被膜,使病毒無法從細胞內釋放,降低感染其他正常細胞的幾率,從而達到治療的作用。
2015年,一項動物試驗證明了特考韋瑞能夠顯著減輕感染猴痘的長尾獼猴的癥狀并且降低死亡率。
而最新這篇發表于《柳葉刀》子刊的研究顯示:3例猴痘患者在服用Tembexa的過程中都出現了轉氨酶的升高,因此終止了Tembexa的使用;1例猴痘患者服用特考韋瑞,治療過程中未發現不良反應,且住院時長明顯短于服用Tembexa和未予抗病毒治療的患者。
這項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特考韋瑞對于猴痘患者的治療有效,但是鑒于樣本量有限,需要證據等級更高的臨床研究結果對該結論予以支持。研究人員也表示,目前迫切需要對猴痘的抗病毒藥物進行前瞻性的研究。
天花疫苗能對抗猴痘嗎?
198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人類已徹底消滅天花病毒,隨后,天花疫苗的接種工作逐漸終止。正是從此時開始,猴痘病毒在各個地區開始出現散發態勢,因此,部分科學家認為猴痘病毒的出現與天花疫苗接種工作的終止密切相關。
前幾天,不少國內媒體援引WHO公布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對猴痘病毒的有效性高達85%。該數據來源于一篇1988年發表的回顧性研究。該研究分析了1980~1984年間扎伊爾猴痘的數據,評估了過去接種天花疫苗所提供的保護以及該病毒在未接種社區的傳播潛力。
研究人員以有沒有疫苗接種疤痕作為是否接種的評判依據。數據表明天花疫苗接種對猴痘的保護率約為85%。
他們預測,猴痘病毒會繼續從動物來源傳入人類社區,隨著人群中疫苗保護作用的下降,猴痘流行的平均規模和持續時間也將增加。另外,目前的證據表明該病毒的傳播性明顯低于天花,并且即使在完全沒有接種疫苗的情況下,它也不會在人類社區中持續存在。
1980年前的天花疫苗雖然已獲得批準用于天花病毒的防控,但病毒主體發生變化后原本的部分數據就不能用了,需要新的實驗數據。如果天花疫苗想要重新申請適用于猴痘預防,至少疫苗的安全性和質量可控性已經通過檢驗,可著重對有效性數據進行研究,審批流程會更快。
截至目前,天花病毒疫苗已開發至第三代,其中第二代疫苗 ACAM2000、第三代疫苗 IMVAMUNE 對預防猴痘感染以及用于暴露后接種的有效性均已得到部分臨床前研究和臨床研究結果的支持。
今年5月24日,莫德納公司表示,正在研發mRNA猴痘疫苗。而據路透社報道,英國已經開始向部分醫療工作者或有猴痘病毒暴露風險的人群提供天花疫苗。7月22日,歐洲藥品管理局建議歐盟批準擴大一款天花疫苗的適應癥范圍以預防猴痘,阻斷病毒傳播。
來源: 丁香園微信公眾號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