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福建廈門一市民睡覺時
床頭正在充電的手機充電器突然發生爆炸
導致該市民整個右眼眼瞼全部炸傷
據報道,爆炸的充電器是該市民在地攤買的便宜貨,也沒有注意是否有合格證,好在爆炸沒有引起火災。
其實手機充電時爆炸的事件,在生活中并不少見,大部分原因都是不規范的使用習慣造成的。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手機是如何充電的?
哪些不良使用習慣可能會造成爆炸事故?
如何正確給手機充電?
充電原理
我們給手機充電時大部分為“恒壓充電”,簡單來說就是,充電器利用二極管對低頻高壓(家用電壓為220V,頻率為50Hz)交流電進行整流,得到直流電。
直流電經過開關管變為高頻交流電,最終保證為手機輸出恒定交流低電壓(5-10V左右),即為“給手機充電”。
任何智能手機的蓄電池一共只可能存在三種狀態:輸入電流即充電狀態;輸出電流即放電狀態;既不輸出也不輸入電流,即為不充不放電狀態。
也就是說,手機的蓄電池不可能一邊充電一邊放電,有些小伙伴可能會疑惑:平常邊充電邊玩手機的時候,電量也是增加的,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邊充電邊玩手機時使用的電量來自手機充電器。
隨著手機的逐步普及和快速發展,對手機適配的電池容量和充電裝置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對手機充電器的電壓要求逐步從5V提升至12V,充電電流從0.5A逐步提升至5A。
由于充電器可為手機提供的電壓不斷增加,于是電流不斷增大,而電量等于電流與通電時間的乘積,在相同時間內可提供的電量也就大。
因此在充電時,來自充電器的電流在經過數據線進入手機時,其實被分成了兩大部分:
一部分進入手機蓄電池完成充電工作,另一部分直接進入手機主板,供手機使用。
但在個別情況下,我們發現手機的電量并沒有增加,甚至還在繼續下降,只不過比不插充電器下降得慢一些。
這表明我們在繼續玩手機時消耗的仍然是手機電池的電量。而且上述情況只有在所使用的充電器或數據線質量較差,可提供的電流較小時才會發生。
當充電器功率不足或數據線質量不好,傳輸電流能力較差時,如果使用者邊充電邊玩手機,充電器供給的電流不足以分為兩大通路,不能同時滿足主板消耗和蓄電池充電的需要。
那么電流就會首先進入主板以滿足使用耗電,甚至當電流小到連主板耗電都無法滿足時,就需要蓄電池和充電器一起向主板輸入電流,這時就會出現雖然手機在充電,但是電量仍在下降的情況。
不良使用習慣
1、充電器長時間不拔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雷弈安表示:充電器是一個變壓和整流的器件,插在線路板上就通了電,會消耗一定的電流,并且一直處在工作狀態。
如果充電器放在插線板上長期不拔,它會持續發熱,從而加速器件和材料的老化,這樣的話容易產生短路或者高壓擊穿,從而引發火災隱患。
2、手機整夜充電
許多人都習慣晚上睡覺之前給手機充電,一充就是一整晚。這種情況導致的后果,就是手機電池過度充電,易引起充電口溫度過高!
而且手機充滿電后不拔掉電源,電池就會一直保持滿電狀態,這時候使用的是電源里的電,而不是電池的電。若剛好用的是山寨充電器,有可能導致充電器燒毀。
3、邊充電邊玩手機
只要手機充電器和電池經過品牌認證了,一般不會出現安全問題。但為什么會有“邊充電邊玩手機引發爆炸,導致人員傷亡”這樣的新聞呢?
這是因為在充電的時候,電壓高于平時待機的電壓,如果在此時玩手機或通話,電壓會大大地超過平時很多倍。
而這時如果剛好使用的是劣質充電器或器件已經老化的手機,會造成漏電,電流通過人體后會導致人死亡,因此充電的時候盡量不要玩手機。
安全充電
1、盡量使用原裝電池和充電器
生活中,有一些小伙伴不小心弄壞或者弄丟原裝數據線,會隨意購買第三方數據線替換,就很有可能會碰到劣質產品或與手機型號不匹配,出現電芯不穩定、充電電流不穩等問題,特別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手機數據線或充電器丟失或損害,建議購買手機官網配套設備,有利于延長手機電池使用壽命。
2、不要在高溫環境下充電
高溫天氣對智能手機充電也是一個“挑戰”,因為手機電池對高溫十分敏感,手機充電是電池內部聚合物化學反應,本身就會發熱,因此過高的溫度不利于手機充電。
手機充電要選擇適宜溫度環境,如果充電過程中手機過熱,建議取下手機殼幫助手機散熱。
3、不要把充電設備放在床頭
盡量不要把充電手機放在床上或者離人較近的位置,如果發現手機很燙,應盡快停止充電。
若是充電器或是類似電器著火要第一時間要切斷電源,切記不要用水撲救!因為水是導電的,而且,如果潑在充電器或其他電器上,容易發生爆裂或者爆炸的危險。
火苗較小時,可使用厚重的衣物、被褥進行撲打或者覆蓋火苗,隔絕空氣,必要時要及時撥打119報警。
總結來說,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維護手機電池健康,養成良好的電池使用習慣,不過度充電,不邊充電邊使用手機等,這些都是有助于延長手機電池壽命、減小安全隱患的方法。
來源: 數字北京科學中心、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