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到目前為止改造火星還是一種幻想階段。

文章背景:

在天問一號2021年5月15日登陸火星之前,袁嵐峰老師和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周炳紅、劉勇做了一場“火星探測”主題直播,本文是錄播第三集的文字版本,共有三集,第一集見《中國火星車成功登陸,同時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在干什么?| 科技袁人》;第二集見《為了找到火星生命,中國火星車帶了哪些秘密武器?| 科技袁人》。

精彩呈現:

主持人:袁嵐峰

嘉賓

嘉賓

周炳紅

中國航天科普大使、空間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

劉 勇

中國航天科普大使、空間科學傳播專家工作室執行主任、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

袁嵐峰:未來的火箭技術會有哪些突破?其實我立刻就可以答出兩個是吧,一個是核火箭,一個是電推進是吧?當然這方面周老師是專家。

周炳紅:還有一個是電火箭,電火箭就是想把它的推力給做大了,像現在日本這個,包括我們國家美國的,都推力很小,就是連1牛頓都不到,如果真的要行星探測,打比方快速地飛出太陽系,或者是我們要去載人登火,縮短去火星的時間,那就需要有一個比現在大上幾十倍百倍的電推進,那也就達到了10牛頓級,也就大概1公斤的推力,這還是很小,但是它因為能持續加速,所以還是很可觀的。

袁嵐峰:就是有很多人有一個誤解,他們以為你在太空當中飛行的時候持續不斷地給它施加力,實際上這就是連牛頓第一定律都沒有搞清楚的。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不是讓物體保持運動的原因,它只要在運動起來了,它可以不受任何力,它就可以持續運動下去,但是你要改變它的速度,這個才是需要力的。

周炳紅:所以是電推力火箭是要讓它推力大,要發生這個變化。還有就是核火箭,剛才說的核火箭主要是要在天上進行驗證,其實美國蘇聯他們在美蘇爭霸時期,都在地上已經有一些原型能夠進行了實驗,特別是蘇聯的它的推力已經大于它自身的重量。

袁嵐峰:它已經可以起飛了。

周炳紅:可以起飛,但也還沒飛,美國是這兩年加大了投入做核熱火箭。所以其實各個國家大國,特別是只要想載人登火的都會去發展核熱火箭,核熱火箭它是用核做能源,然后是加熱液氫,所以我也在參與這方面的研究,因為未來不管是核熱火箭也好,還是這種先進的火箭,我要提到第三種技術,就是推進劑補加,就是第三種未來的火箭很可能是要在天上建一個太空加油站,建一個大型的補給站,還有我們在月球、或者在火星上。

袁嵐峰:那就是建一個空間站了。

周炳紅:對,大型的空間站,在上面補加,還有或者在月球在火星原地制備,特別在火星上我們制備液氧甲烷,所以我們可以加注。那么這里面就會涉及到一個火箭技術里面一個難題就是,極低溫的推進劑,一個是長期的要無蒸發的保存,因為你要去火星,你帶了如果路上蒸發掉了那也不好,因為它是零下250度,其實在飛行過程中溫度是升高的,如果沒有技術的話,沒有額外的技術的話,它的壓力升高你就沒辦法,你必須讓它蒸發排掉,蒸發以后它就降溫了,把它熱量給排掉。這樣其實是把推進劑給損耗了,所以現在美國就在國際空間站上做很多實驗,怎么樣來,這個其實是加個空調,用另外一個能量,太陽能給它降溫,這樣我推進劑保留了。

袁嵐峰:實際上這個讓我想到的是那種絕熱退磁那種冷卻方法,它就不是用工質的嘛,它是用磁場。

周炳紅:它這個相當于是在里面要做個空調,但這個空調技術跟地上的完全不一樣,因為它在微重力的條件下工作,SpaceX在國際空間站上做甲烷的實驗,就出現問題了,他本來是想儲存6個月,結果4個月的時候,制冷機的電子設備壞掉了。他就不得不被迫把甲烷就排到太空去了。還有實驗沒做完,所以他們后來是又重新,NASA支持,SpaceX、還有波音、洛馬,還有藍色起源,他們又分別做,SpaceX還是做液氧甲烷的,波音他們做液氫液氧的,就這種低溫推進劑的,在太空的使用,長期儲存、補加還有傳輸,這些技術都是在未來有望突破的。就是為了實現深空這種一個重要的推進技術。

袁嵐峰:說到這個,可能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可能有一個特別優勢,就是我們的稀土特別多,因為我最近聽過一個演講,是我們國家研究稀土方面的專家,一個院士,他講的就是稀土這樣的一個實用、應用的愿景。用一個手提式的空調。因為你用這種絕熱退磁的這種技術,你可以把空調做的非常便攜,然后比方說一個冷鏈是吧?

周炳紅:溫度也特別低嗎?

袁嵐峰:我不知道要低到什么程度。

劉勇:效率很高應該是。

袁嵐峰:比方說我們現在不是經常什么冷鏈進口三文魚檢出新冠病毒之類的問題,那就是這個冷鏈運輸出現問題,它實際上將來你可以就一個手提箱,它就是一個冰箱,你就可以全程,這兒裝了車,然后拿卡車直接運過去,一路上都保持冷鏈,他說對我們的生活形態也是很大的改變,而且這個對中國是非常有利的,因為它里面的核心技術是稀土的技術,所以有可能在這方面我們會達到一個奇妙的結合,這個對我們可能是最能發揮我們比較優勢的一條路線。

周炳紅:我能想到的主要就是電的、核的,還有這種推進劑補加的。

袁嵐峰:下一個問題是說中國有沒有載人登火星的計劃?官方的計劃現在肯定是沒有的,因為我們連登月球的計劃都沒有。

劉勇:我們現在中國的一個深空探測,另外一個方向是去現在叫太陽系邊際,就是不叫太陽系邊界。

袁嵐峰:這個區別何在啊?

劉勇:太陽系就是我們覺得太陽系應該是個實體,我們客觀理解就是說專業上的定義是太陽引力控制的范圍,客觀上的理解就是說繞太陽轉的東西。

袁嵐峰:它那個太陽引力控制的范圍,那個專業名詞叫赫爾球是吧?

劉勇:那個不是,那個是另外一個希爾球(Hill sphere)。另外一個術語,太陽引力控制范圍就是太陽系,太陽系就是大致環繞太陽的天體組成,它希爾球應該是引力足夠大的一個區域。

袁嵐峰:希爾球的定義,我理解是說,一個天體的希爾球是說在這個范圍之內,這個天體對它的引力比其他任何一個天體對它的引力都要大。

劉勇:對,這也是這樣。

周炳紅:就是希爾球會除了單獨引力,因為單獨你的引力范圍的話,你無窮遠處也有引力,只不過很小而已,也就是說還有你剛才說的就是比周圍的天體大,其實還要扣除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它其實打比方我們太陽跟相鄰的恒星,其實它們都是繞著銀河中心在轉的,要扣除不同的離心力部分,所以希爾球會有個稍微復雜一點的,但是主要的量是你說的這個,主要是這相鄰的兩個恒星,我比較哪個引力大,就是它的邊界,主要是這一項。

袁嵐峰:是,你如果從這個定義來說,太陽系的半徑是兩光年,對吧?因為最近的恒星是四光年。

周炳紅:對,對,差不多是一半的左右,就是這樣。

袁嵐峰:那這樣的話太陽系就變得非常非常大了。

劉勇:太陽系就是非常大,就是遠處還有叫奧爾特云的東西,這個就接近一光年的距離,但是那么遠的距離我們肯定去不了的,我們現在能夠去的就是說是100個天文單位左右,一個天文單位,就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1.5億公里。

袁嵐峰:對。

劉勇:只能大概啊,1.49,我都不喜歡背這些數字,1.5億,最好記了。

這樣一個距離,它事實上正好是太陽風的邊界,我們知道比方說像天問一號上面有一臺儀器是研究這個環繞器,因為它就是去測太陽風了嘛,就太陽風的例子。

所謂太陽風呢,我們都知道太陽是個火球,它溫度特別高,周圍的大氣溫度特別高,所以就像那一鍋燒開的水一樣,有水蒸氣不停往外冒。太陽風就是太陽上往外冒的等離子體,就那樣的往外冒。那個東西到了它的邊界就在100多個天文單位左右,希望我們能夠去那個地方去探測一下。

周炳紅:其實不光中國沒有載人登火的計劃,就是美國也還并沒有立項,只不過是馬斯克他是說了要去,NASA可能也說了一些遠期的計劃,但真正的立項是沒有的,因為火箭還沒有,你怎么去對吧?別說飛行器。

袁嵐峰:至少也得用長征九號才行。

周炳紅:對啊,而且去了以后回不來啊。還有就是又這么長時間,去要6個月,你回來的時候你要等兩年多。對,26個月,又要回來6個月。

袁嵐峰:也不是立刻就能回來的。

周炳紅:對啊,我們人類還沒有在太空生存這么長時間的經驗,而且到時候你的補給要帶多少?

袁嵐峰:是,所以這必須在火星上就地取材才行,要不然你肯定堅持不了這么久。

周炳紅:但是美國確實是每隔幾年他會又有一個載人登火的計劃,就是說在紙上的,這個是一直有的。包括馬斯克他都說了好幾個了,但真正要實現載人登火,現在看來還,現在可能10年內是一個。

劉勇:馮·布勞恩時代就想提這個事了,他就提出我們用,就像當年探索新大陸,探索新大陸我們就搞一個船隊,他去搞一個艦隊,搞幾艘飛船同時去。相互之間還可以,今天可以去打個牌,明天可以聚在一起吃個火鍋,這樣大家時間都好過一點是吧?我是打個比方說。

周炳紅:那么可以簡單的說就SpaceX它是有個具體的,他說了去登火,其實還是有一頁PPT的,但那個PPT就是說他用他那個星艦飛船,在近地軌道上要補加6次,加6次推進劑。連續補加推進劑,飛的加速度比較快的時候,推進劑用完了,其它的再給它補加,補加6次才能去火星。

而且應該在火星還得制推進劑,所以它這次在毅力號上搭載一個小載荷,制液氧的實驗,所以還是在往這上面走,但確實是還有很遠的距離,特別是人要回來,單程去比較容易。

袁嵐峰:是的?;貋黼y度又大的多了。但是我是聽到過一個跟載人登火星相關的這么一個故事,前些年的時候,丁肇中老先生就是一個華人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這個粒子物理實驗方面一個國際領導人,他領導一個國際項目叫做阿爾法磁譜儀,就是去到太空當中探測暗物質的,他來科大做過一次報告,他就講當初美國NASA的局長說我們這個重點就是要去登火星,其他項目全都砍了,國際空間站上那些科學實驗全都停了,他那個阿爾法磁譜儀就是要發到國際空間站的,所以當時被砍掉了。

然后他就很生氣,然后他就四處去找人去游說,說這個做法是錯的,我們應該把阿爾法磁譜儀發上去,然后他就請了很多美國一流的科學家去國會去作證,然后就說服了這些國會議員們。結果就是國會通過了一項法律,說是我們必須要派出一艘航天飛機去把阿爾法磁譜儀發上去。這是一個法律。

周炳紅:對,增加一次飛行。

袁嵐峰:對,因為航天飛機那時候已經快退役了,你要是現在再不發,過兩年航天飛機沒了,你就沒有任何東西能把它發出去了。所以他確實通過一項法案說是你必須要發一個,然后就趕在航天飛機退役之前,在2011年,然后可能也就最后幾次飛行之一了,然后把阿爾法磁譜儀給發上去了,然后現在阿爾法磁譜儀就在天上,它還在那兒不停地收集數據呢。

周炳紅:就是因為跟登火星的計劃競爭經費是吧?

袁嵐峰:是,所以你們就會發現科學計劃之間它們是存在競爭的,為了登火星我們可能差點失去了阿爾法磁譜儀,我們如果失去了探測暗物質的,可能對我們的長遠的損失可能更大。

劉勇:這也是一個很有很有意思的話題,就是我們比方說我們是要自己去人工地去產生那樣高能量的粒子,我們如果要研究基本粒子的結構的話,需要很高的能量的粒子去相互撞擊,還是說我們可以直接在天上去搜那些粒子?

袁嵐峰:這兩條路線我們都在走,實際上,人工去產生就是對撞機嘛,現在最強的對撞機是LHC大型強子對撞機,那是歐洲核子中心的。然后國內現在爭論了好幾年,沸沸揚揚的,就是中國要不要建一個大型對撞機。然后另外一條路線就是收集天然就有的,天上那是最強的宇宙線,我們現在都搞不清楚到底從哪來的,強度可能遠遠超出人類能夠制備出來的。

劉勇:這個事我就覺得我以前對這個事特別有體會,因為我們做空間物理的,我們認為MeV ,就是兆eV的粒子,高能粒子,你知道對我們來講高能粒子。跟搞宇宙學的人說MeV是高能粒子,那是低能粒子,低的不能再低了,他們都是TeV,10的12次方eV的這個粒子。

袁嵐峰:比MeV的又高了6個量級的,那個才是他們研究的對象。在不同領域他們能量標度實在相差太遠了。所以丁肇中那次來給我們講,就是說它這個阿爾法磁譜儀在天上已經幾年了,然后已經取得很多成果了,已經探測出了好多這種粒子的流強flux,其實就是各種元素的從氫到氦,然后碳、氧這種都有,然后說這些都跟理論預測的不符,可見我們發現了新物理是吧?至少發現新物理的跡象,所以還是你看事后可以證明發射阿爾法磁譜儀真是非常重要的。

將來如果我們能夠從這些以及像我們國家的悟空號,像這種那也是去探測暗物質,如果能夠從這些找到暗物質,這個會是我們對于基礎科學的一個非常重大的貢獻。

然后下一個問題是說有人問未來能不能用機器人去探測火星呢?還可以去開發火星,實際上這個問題讓我有點想到,以前看過一本非常神奇的書叫做《失控》,作者叫做凱文·凱利,大家親切地把他稱為KK,就是Kevin Kelly。

這KK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未來學家,《失控》它就是說其實早就有人提出這樣的設想,就是說與其我們人類去探索太陽系,不如派一大堆機器人去探索太陽系,因為機器人很便宜,它即使掛掉了一大半也無所謂,只要能活下來一小部分,它們就能夠自組織就能夠實現很多很復雜的功能,所以他就非常明確的建議,派出很多廉價的小型的機器人去探測去改造火星。

劉勇:我覺得這里有幾個問題,首先我覺得我們其實派去的不管是火星車也好。其實基本上都是一定程度是智能的,只是多大程度的智能,所以我們但是沒有人會說,說它就是一個機器人,但是事實上我們也說它是智能的,跟我們認為的那種真的要長得像人一樣的那種機器人,然后還要帶有所謂的人工智能這些東西。

袁嵐峰:機器人完全不需要長得像人,可以看起來就是一個拖拉機,或者什么都行。

周炳紅:所以現在的毅力號已經是個機器人了。

袁嵐峰:是的。

劉勇:另外我就覺得就是說事實上那樣的機器人也不會太便宜,因為要上去要能夠應付空間中各種復雜的環境,它的成本也不會太低。還有就是說事實上我覺得我們探索宇宙,我們還有一部分是想拓展整個人類的生存空間,這是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大的目標。把人送上去,其實是另外還有一層含義就是說人是不是能夠接受這樣太空的環境?

我個人認為載人登月,就是阿波羅計劃最大的成功就是它證明了人是可以登上月球了,這是真正把人送上去的意義。當然說在人不能上去之前,我們肯定還是有機器人要上去,包括我們像探火,實際上都是機器,只不過是不同程度的AI,不同程度的載荷,跟他這個問題的提法,好像沒有,好像就是說我們其實就是在這么干。

周炳紅:相當于是會發射很多的這種無人探測器,叫它機器人也好,然后我們人上去的機會會更少一些。其實本來就是這么做的,是的。

袁嵐峰:下一個問題是說,SpaceX說他們如果真的派了很多人去了火星,他不會承認地球上的法律,他要實行一種自治的原則。

劉勇:這個是一個很好玩的問題,我覺得,在你去之前說什么都可以,是不是?或者說如果只有你能去,你怎么說都可以,是吧?

袁嵐峰:是真正的問題是怎么去是吧?

劉勇:你沒有、就這么簡單。就是說比方說你像以前都是月球,那就美國能去的話,我說那塊地就是我的是吧?

袁嵐峰:但是美國也沒這么說,我們相信月球不是任何國家的領土。

劉勇:雖然他沒這么說,但是他現在開始也開始劃片了是吧?說這塊小區是,你們就不要來了,比方別影響我里頭的設備,這個事情就很簡單就是說你當然在火星上我是覺得也會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如果是他能去,然后能夠他想怎么玩,可能我覺得國際法或者法律還暫時管不了他,當然他要尊重一定的道德標準,不然去了之后,比如說大家就是都為自己想生存下來,把去的同伴都弄死了。

袁嵐峰:那他肯定活不下去。

劉勇:對,他也就活不下去了。其實最終還是我覺得很多社會的準則,整個社會準則它是為了人類能夠持續下去,所以我相信就說不管怎么樣,其實這個原則是不會破的。就算他不管他實行什么樣的自治。周老師還有什么?

周炳紅:我可以講一下。第一我覺得也可以講兩點,一個就是遵從一個,我們說的,我參加過一些國際法的研討,就等于月球那樣的,我旁聽了一下,他們說要第一是遵從一個實力原則,就是說,打比方如果只有他能上去,那我們中國想建立規則,想約束他,那也約束不了。

袁嵐峰:你說這個叫做實力原則。

周炳紅:對,實力原則。

袁嵐峰:就是Power那個實力對吧?

周炳紅:你說有什么用,你沒有這個實力,你說我要管你,那你怎么管我,你來火星上打我啊,你來抓我,你過來抓我。

袁嵐峰:人家不給你送給養,你就掛了。

周炳紅:這叫實力原則。

第二點是你要約束的話,就是說利益相關原則,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他需要中國投資,你這時候你才有,你是利益相關者,你能影響他的利益,我能撤回我的投資,那行你說你不遵守他的規則,我投資就沒那么多了,我太空站不讓你用了,或者說,我在火星上我有個基地,你要躲避的時候我不提供給你了,那時候你才能跟他說,來一起來談這個規則對吧?就是我們地面上的人也好,一個國家也好都是這樣,就是說叫利益相關原則,最重要的是實力原則,就是你能抓到他,抓不到他,那其他的說了也沒用,對吧?建立規則也沒用,都是嘴上說說。

袁嵐峰:下一個問題是說我們如果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的話,應該怎么建?你怎么選址?然后用什么樣的建筑材料,那些能源空氣食物怎么來。

劉勇:這些都是一些很技術性的問題,其實我覺得很多以前都探討過這個問題。說火星上要水,我們南北兩極冰蓋上有水,我們還有火星的地下也有水,這些東西都可以作為,一個是水可以作為生活用水,水還可以電解作為燃料。

然后水還可以作為一些工業原料,所以比方說要提取化學物質,提取火星上有用的這些成分,包括做建材,在火星上。其實我覺得現在我們尤其,特別是在小天體開發,他們說很多時候其實是就地取材,如果所有東西都要從地球上運上去的話,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我們在能夠在火星上直接把火星表面的,火星表面不是有大量的什么氧化鐵這些。

袁嵐峰:對,火星之所以我們古人把它叫做熒惑,是因為它是一個紅色的星,紅色其實就來自三氧化二鐵,它表面到處都是三氧化鐵對吧?

劉勇:鐵銹。

還有硅,還有一個硅酸鹽。然后我們這些東西都可以用來作為建筑材料,就是說我們到目前為止還要逐步的去開發,如何把這些東西都來利用的技術。

周炳紅:還有一個方面劉老師可以講,火星說人家要改造適宜人類居住很重要一點是要有磁場。

劉勇:對對,全局性的磁場,我覺得那個難度還是挺大的。

周炳紅:是不是有一些設想。

劉勇:有,有人提過這事。

袁嵐峰:馬斯克最近就提了一個,說是你可以爆炸很多核彈把火星兩極的冰給炸開。然后讓里邊氣體跑出來。

劉勇:對。

袁嵐峰:但是也有人很多人反對,其實最主要的問題是說因為火星里面沒磁場是吧?所以你即使產生氣體你也留不住,它還是跑到太空當中,這有什么用。

周炳紅:我可以講一下,又是我的最近研究從小天體的角度來講一下,為了改造它其實很重要一點,我也看過一些書。第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能源,因為火星溫度低,你在那生存也好,你要改造它也好,你是需要能源的,就是能源怎么來有一種猜想,就是說,設想就是說在它上面裝一面很大的鏡子來聚光,其實也利用太陽能。主要是很大的鏡子很薄在它的軌道上,這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剛才我說的專業就是利用小天體,就火星邊上其實有很多小天體。

袁嵐峰:對對對,因為它是處在小行星帶上。

周炳紅:對,主要在小行星帶附近,然后它跟小行星的速度差不多,然后很多小行星會從火星附近走過。那么那時候其實是可以捕獲一些小行星。拿一個繩子就可以套住一個,偏轉一下,讓它去撞擊,打個比方,冰蓋那個地方,一個是可以讓它釋放一些氣體出來,還有水能出來。另外我們可能找到一個它本身就有水的一個小天體給它撞。以水和碳那種一撞。

袁嵐峰:那這很可能是個彗星了。

周炳紅:對,然后一撞的時候,它其實也釋放了能量,這樣讓它局部的溫度也能夠上升,這樣讓它釋放二氧化碳,慢慢地改造它,這是一種,采取一種,這叫什么?科學幻想是不是?

劉勇:到目前為止改造火星還是一種幻想階段。

袁嵐峰:去年發射天問一號之前,就為了寫一個關于火星的節目,我去看的最主要的參考文獻就是毛新愿博士就是太空精釀,他筆名叫做太空精釀,他寫一本書叫做下一站火星,他里邊也談了好多關于怎么改造火星的問題,他說最可行的,不是說去改造火星整體,因為它沒磁場,這是死結。最可行的應該就是建一些封閉性的基地。你把自己封起來,在這里面改造小環境,這是比較可行的。

劉勇:對,這個就是,你搭個帳篷,而不是,或者是建一個封閉的房子,而不是把整個火星的環境都改變。

袁嵐峰:你從這個角度去想的話,我比方說我們不是過不了多久,我們真的要去月球建基地的話,那肯定就是這種,建一個封閉的基地,這個困難應該說還是相當的高的,并沒有一個本質性的可行性。

周炳紅:下一步能在上面居留一周兩周,剛開始是用周來計算單位,再遠一步就是論月,都是很難的,就是因為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沒有能源。上面太冷了。太陽能說是你弄個鏡子也好,弄個什么也好,美國人是想在上面,月球上建個核電站。

袁嵐峰:是,月球上,但是關于在月球上如何制備能源,你們中心以前的主任吳季老師,他就寫了書來論證說在月球上,有好多辦法,你可以在月球當中,天空上掛一個鏡子是吧?它可以把太陽光反射下來是吧?這樣聚光這都可以,但是火星它離太陽就更遠,我不知道這樣能夠聚到多少光。

周炳紅:也可以。

袁嵐峰:那我們來到最后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實現火星的旅游或者是火星的移民,大家愿意去嗎?

劉勇:我覺得我肯定會愿意去,我覺得就算是去探索,我都會愿意去,這是個很有意義的事情。

周炳紅:我的想法就不一樣,我想法是這樣,我更保守一些。我覺得去火星你說去探測也好,或者是短期的這種旅游也好,它機會肯定很少,或者說移民,我覺得可能是在去火星之前,我是建議我們在地球上模擬火星搞一片基地,在沙漠里面或在喜馬拉雅山上,或在北極南極劃一片區域,你就模擬火星的環境,我們坐火箭去。

袁嵐峰:實際上我們現在已經有這樣的基地了對吧?但是并不是坐火箭。

周炳紅:但是你要坐火箭去,坐火箭回來,然后你不要用那里的空氣,你就模擬火星環境,你也不用那里的水,反正模擬火星環境來制備,這樣來實驗,這是第一個就是實驗這個條件。

袁嵐峰:這想法有點像生物圈二號。

周炳紅:還有一個就是模擬時間,剛才是模擬,模擬這個路途的時間,如果你嫌這個模擬火星不逼真的話你也模擬去6個月,回來6個月,那怎么辦?一種你在地球附近你就轉6個月好了,然后你再進去。

袁嵐峰:那就變成一個太空旅游了是吧?你在空間站上待6個月。

周炳紅:但我是模擬去火星的,模擬去火星就相當于你的整個航天的技術得到了驗證,你去6個月,然后是你在那個基地里待個26個月,到下一個火星窗口,你又在天上6個月再回來,這樣模擬去火星,對我來說我覺得是一樣的,但是我覺得這個風險會很小,就是說我去的時候你得給我弄個保險,就中間如果有問題了,我不想去了是吧?我受不了了,旁邊有個飛船或者有個逃逸塔,就像現在那個載人火箭,我可以回來,如果是近地空間還不夠,你就可以,可以繞著月球轉,轉個兩年,不是是轉6個月,然后再到那去,就是說模擬去火星,我覺得這樣對我來說我可以覺得更接受一點,因為我沙漠都還沒去,所以,還有喜馬拉雅山也沒去對吧?

袁嵐峰:這個人們,你現在如果跟他說你要去環繞月球,人們肯定覺得特別遠。你一說是作為去火星的模擬,他就覺得月球很近了。

周炳紅:是這樣沒錯。

袁嵐峰:月球簡直就是自己家門口。

周炳紅:沒錯,沒錯。

袁嵐峰:因為月球的時延只有一點幾秒,火星的時延有8分鐘。

周炳紅:改變了這個比較的框架。行,我就表達這么多。

袁嵐峰:所以我覺得你的想法最終的結果是可能讓我們大家都變得去月球旅游,非常有興趣,推廣了月球旅游。這就像魯迅講的,說你如果說要開一個天窗,他們肯定不答應,你說要把房子捅一個窟窿他們就會同意開天窗了。

周炳紅:是這樣,大家都愿意去月球了,去太空旅游了。

袁嵐峰:所以結果就是說我們對于去月球充滿了興趣。

非常感謝我們今天很高興的請到了周老師和劉老師,而且給我們這么多妙趣橫生的,又充滿了技術含量的回答,我們的觀眾有什么問題,以及我們國家的火星探測方面取得什么樣的進展,也都隨時歡迎大家,我們來不斷的來更新信息,希望在我們探索太空,征服星辰大海的旅途上,我們隨時再見。

制搜一搜分享收藏劃線

人劃線

來源: 風云之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