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建高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主任醫師

中國醫師協會脂肪肝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兼脂肪肝學院院長

審核: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目前脂肪肝在普通成人當中的患病率越來越高了。

脂肪肝絕大多數是沒有癥狀的,大部分都是通過健康體檢,或無意中做B超、CT發現的。

肝細胞中有脂肪沉積,累及到5%以上的肝細胞,就可以診斷為脂肪肝。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正常情況下,肝臟細胞中也有脂肪或者脂質,脂肪主要存在于肝臟星形細胞,又叫儲脂細胞,它儲存脂溶性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

肝實質細胞,主要就是肝臟細胞,起到糖、蛋白質、脂肪的能量代謝作用,它是沒有脂肪沉積的。肝臟中的脂肪合成增加了,沒有將合成的這些脂肪運出肝臟,這時脂肪就會在肝內沉積,形成脂肪肝。

說到脂肪肝,大家都會認為是胖人的專屬,確實體重指數越高,得脂肪肝的風險越大;肥胖的時間越長,體重沒有穩中有降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得脂肪肝的風險會越高;肥胖,腰圍增粗,父母有脂肪肝、糖尿病,發生脂肪肝的風險也會高很多。

胖人容易得脂肪肝,這種觀點是沒有問題的,但脂肪肝不是胖人的專屬。

一、營養不良會引起脂肪肝嗎?

營養不良,所謂的不良就是不好的意思,廣義的營養不良其實包括了超重、腹型肥胖。肥胖是熱量過剩,過剩是一個不好的,不良的狀態。肥胖導致的脂肪肝,叫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狹義的營養不良是營養不足,有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導致短期之內體重急劇下降,處于一個低體重狀態,肝臟合成的脂肪,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運載工具,也就是載脂蛋白,把脂肪運出去,所以也會導致脂肪肝,肝腫大。我們把低體重,營養不良導致的脂肪肝,叫營養不良性脂肪肝,也是比較常見的。

二、瘦人會得脂肪肝嗎?

在亞洲人群當中,瘦人得脂肪肝的比例遠遠超過歐美人種。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瘦人得脂肪肝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種是比較極端的情況,有些人脂肪組織太少,熱量一過剩,一有多余的脂肪,而存放脂肪的倉庫太少了,只能把這些多余的脂肪放在脂肪組織以外的臟器上,肝臟就是首當其沖會累及的器官,所以脂肪組織過少的人容易得脂肪肝,雖然很瘦。

第二種情況,體重沒超標,但肌肉太少了,相對于肌肉發達的個體,或者正常的個體來講,事實上已經超重了,因為來自肌肉的重量在減少,同樣的體重,脂肪多,肌肉少,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所以特別容易導致肝臟脂肪沉積。

第三種情況,最近半年、一年,由于生活、工作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導致體重增加過快,不到半年、一年,體重增加3%,吃進去的這些甜食、碳水化合物,特別容易轉化成脂肪,增加的往往都是脂肪,這些脂肪特別容易存在肝臟上。東方人胖往往先胖在肝,以后胖在腰,最后才是總體肥胖。

我們做過調查,25%甚至30%的人,體重指數正常,腰圍也沒有增粗,沒有腹型肥胖,似乎不應該發生脂肪肝,但是做B超檢查發現確實有脂肪肝,再進一步調查發現,最近一兩年體重增長太快了。

所以體重跟脂肪肝之間的關系不是絕對的,是相對的,不能根據體重判斷會不會得脂肪肝,要因人而異,要通過檢查來證實究竟有還是沒有。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