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光偉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副主任委員

審核: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

很多得了糖尿病的患者,認為自己不難受,就不用治療。特別是在糖尿病早期的時候,經常會容易餓,餓了就去吃自己喜歡吃的食物,還認為美味佳肴,不可辜負,覺得生活很幸福。

但其實,這種幸福的背后蘊藏著一個巨大的禍害——糖尿病的各種并發癥。

一、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有哪些?

我們經常說,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發癥。糖尿病并發癥的形成,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血糖控制不好,長期的高血糖狀態,會導致從頭到腳的各個器官出現病變。

比如腦血管病變,腦血栓、腦出血的發生率比正常人群高兩到四倍。

它也會傷害到眼睛,糖尿病是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冠心病、心絞痛的發病率,比正常人群也要高兩到四倍。

還有腎病,在現在的尿毒癥患者中,大部分都是糖尿病引起的。

還有周圍神經病變、糖尿病足等等。這樣的風險也是明顯高于非糖尿病人群的。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目前,很多人還沒有認識到糖尿病的危害,所以沒有下定決心積極防控,等到已經有臨床病變的時候,再想把身體調理到以前完全健康的狀態,就不太不可能了。

二、哪些人最容易得糖尿???

我們都知道,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等等,他們都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那么其中哪些人最容易發展為糖尿病呢?

這就要提到一個概念,糖尿病前期。據統計,我國近36%的成年人處于糖尿病前期的狀態,如果不進行干預,每10個糖尿病前期的人中,有6-7個在10年內會進展為糖尿病。

到底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呢?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應該小于6.1mmol/L,服用75克葡萄糖后,2小時血糖的正常值是小于7.8mmol/L。簡單來說,如果空腹血糖超過7.0mmol/L,或者葡萄糖負荷試驗2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就是糖尿病。

那么介于兩者之間的血糖值,空腹血糖是6.1-6.9mmol/L,葡萄糖負荷試驗2小時血糖等于或大于7.8,但是低于11.1mmol/L,就被認為是糖尿病前期。

如果這些人積極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發展為糖尿病,或者延緩糖尿病的到來。

三、糖尿病前期的人怎么預防糖尿病?

著名的“大慶糖尿病預防研究”顯示,糖尿病前期的人如果在前6年都堅持生活方式干預,積極調整生活習慣、控制飲食、堅持運動,6年內有56%的人不會發展為糖尿病,14年后仍有30%左右的人沒有發展為糖尿病。

具體要怎么做呢?“大慶研究”主要成員李光偉教授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500111”。

①每天運動半小時,每周運動5天

②不喝甜飲料(0)

③晚餐后“零”進食(0)

④胖子每餐少吃1兩飯

⑤蔬菜每日至少1斤

⑥每周最多外出就餐1次

其實不僅僅是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這個“500111”的原則對我們普通人也都是適用的。時刻關注自己的健康,保持一個良好的生活方式,除了可以預防糖尿病,對其他疾病也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預防作用。

四、想要減肥的糖尿病前期人群,運動要特殊注意什么?

最重要的是堅持,持之以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運動是沒用的。

另外,運動還要保持一定的強度,要想減肥,運動就得大汗淋漓,比如跑馬拉松,但是要注意安全。

對某些人群來說,劇烈運動是不安全的。比如有心臟病的人,舉杠鈴就是不太安全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決定運動前,首先要評估做什么運動是安全的。走路是最安全的,慢跑也是安全的,但那種強度大的運動,就要注意了。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所以運動本身是非常講究的,在做運動之前可以請醫生做一個評估,心臟能不能受得了,血壓能不能受得了,然后再去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