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陸續入冬
呼吸道疾病已進入高發季節
近日,“肺炎支原體感染”等詞條
頻頻登上熱搜
引發大家關注
除了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持續熱銷外
霧化器也在近期
迎來了一波銷售高峰
霧化器搜索指數飆升
電商平臺銷售火爆
記者在多個家長群里看到,不少家長近期都在購買霧化器,或咨詢霧化器的使用。百度指數顯示,近一個月來,霧化器的資訊指數日均值為114116,同比增長11486%,環比增長113%。
馮女士說,自己的孩子多日咳嗽不見好轉,懷疑是肺炎,先后在線下問診一名醫生、網上問診兩名醫生,都推薦醫用霧化器治療。馮女士隨即火速下單一臺銷量靠前的霧化器,花費約1300多元。
公開資料顯示,相對于傳統的服藥治療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手段,醫用霧化器將藥液霧化成微小顆粒,藥物通過呼吸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積,從而達到無痛、迅速有效治療,屬于二類醫療器械。
小編在電商平臺搜索發現,霧化器的價格差額較大,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主要包括歐姆龍、可孚醫療、魚躍醫療、海爾醫療等品牌,從銷售情況來看,多家店鋪的銷售額都超過一萬單,有的甚至已超過十萬單。
可孚醫療的一款霧化器活動價格為103元。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店鋪問詢,可孚醫療器械旗艦店客服回應稱,好多客戶去醫院霧化,一次要30到50元不等,兩次就可以購買一臺霧化器了,偶爾感冒咳嗽,大人小孩都可以用,比單純吃藥吸收好,最近買的人很多。
專家:沒有醫囑不建議使用
否則可能引入新病原
正如客服所說,部分消費者因為價格選擇了購買霧化機。還有不少家長則表示,擔心去醫院有交叉感染的風險,所以買了機器在家做霧化。
不過,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微生物學專家金冬雁提醒,沒有醫生的醫囑,不建議使用霧化器,現在過度治療、濫用藥及隨意用藥太多,霧化治療應經醫生處方并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否則有引入新病原的危險。
此外,在家霧化治療雖然經濟、簡單、便捷,但需要注意:
1. 霧化器的選擇
霧化器一般包括空氣壓縮機(泵)、噴霧器、面罩(或口含器)、空氣連接導等配件,理想的家用型霧化器要求體積小、噪聲低、出霧效率快。
2. 霧化治療中的注意事項
(1)使用前 30 min 避免進食過多,以免霧化過程中惡心、嘔吐等癥狀。
(2)使用前須清除氣道分泌物,呼吸道分泌物多時,先拍背咳痰。
(3)使用前不要涂抹油性面霜,因其會造成更多的面部藥物吸附。
(4)根據醫囑選擇合適藥物和用量。
(5)霧化吸入時最好選擇坐位,有利于吸入藥物沉積到終末支氣管及肺泡。
(6)一般每次霧化吸入時間為 10~15 min。
(7)手持噴霧器應保持與地面垂直,避免藥液傾斜外溢。霧化時面罩必須緊貼口鼻部,避免漏氣造成療效下降。
(8)幼兒安靜時吸入比哭吵時效果更好;哭鬧厲害的嬰幼兒可暫停治療,待其安靜后或安撫入睡后再進行霧化。
(9)霧化吸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兒面色、呼吸、神志狀況等,如有面色蒼白、異常煩躁及缺氧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
(10)霧化結束后,及時清潔面部,以除去附著在面部的藥物。予清水漱口或適量飲水,減少咽部不適及藥物在口腔中的殘留,降低真菌感染率。對于不會漱口的小嬰兒,用生理鹽水棉簽擦拭其口腔。
(11)對一次未用完的霧化藥物,建議 8~30℃溫度下保存,一般不需要冷藏;為避免影響藥物效價,建議保存時間不超過24h。
(12)霧化治療結束后,清潔和消毒是必要的,存放過久的噴霧器不宜再次使用。
(13)噴霧器需要定期更換。
“上海方案”執行一周
患兒數量有所回落
專家提醒:今冬防病形勢依舊嚴峻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介紹,針對本市兒童支原體感染肺炎診療情況,上滬上四家兒童專科醫院的呼吸、重癥、感染等多學科專家,共同研究制定《上海市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臨床診療工作指引(2023年版)》,并于11月6號向全市兒科下發這版新方案。
最新數據顯示:上個周末(11月11日、12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含發熱急診)人次比上上個周末(11月4日、5日)減少800多人次,下降超兩成,其中發熱急診人次下降近兩成,處于高位平臺期的兒童支原體感染或已出現拐點。
但院方也指出,由支原體感染引發的肺炎雖不難治,但易感人群容易出現反復感染。隨著11月份低溫來襲,流感高發季節也將到來,今冬防病形勢依然嚴峻。
11月13日,在國家衛健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專家表示,中國各地冬春季的流感流行季一般是從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的3月中上旬左右,在1月份左右達到峰值。兒科專家溫馨提醒:兒童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應盡早接種疫苗,以防流感與肺炎支原體疊加感染增加重癥肺炎風險。同時,應該保持勤通風、勤洗手、注意保暖、公共場所戴口罩等個人習慣。
來源: 上海新聞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