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萍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米玉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主任醫師

猝死是一個讓大家心生畏懼的話題。出現臨床癥狀在一個小時之內發生了死亡,叫猝死。

猝死最主要的原因來自于心臟,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救治,死亡率極高,即使得到救治成功率也比較低。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一、哪些原因會導致心臟猝死?

心臟猝死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心臟節律不好造成心臟停跳。

全身各種各樣的疾病都可能導致心臟猝死,但是最常見的還是心臟本身的問題,占比最高的是缺血性心臟病,也就是冠心病。

除此之外,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原發性心肌病、原發性心律失常也容易導致猝死;還有一小部分是由于心臟損傷導致心臟破裂,發生猝死。

其他原因,像電解質紊亂、過度運動、應激狀態,甚至驚嚇,也可以引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導致心臟驟停,發生猝死。

不同的疾病狀態,猝死的發生率是不同的。心肌梗死的人群中,猝死大概占到10%左右。心肌病中,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發生猝死的比例要高,大概在人群中占到20%或30%;心力衰竭,在心功能Ⅱ、Ⅲ級的人群中,猝死大概占到40%-60%。

二、為什么心臟猝死多發于冠心病患者?

20世紀90年代,在國外有一組解剖數據,對猝死患者進行了尸體解剖,發現高達90%的死者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不是都是因為冠心病急性發作猝死的,還不能這么確定,但是可以表明冠心病是心臟猝死的主力軍。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發生了粥樣硬化,斑塊脫落隨時可以堵塞血管,血管被堵的一瞬間,心肌得不到血供,就會發生壞死。

心臟血管堵塞,不僅心肌會受到傷害,也會影響到心臟的電傳導系統,使其變得紊亂,從而發生心律失常,比如快速心室顫動,導致心臟停跳,發生猝死。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當然還有一小部分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出現心臟的破裂,心臟一旦破裂也會導致猝死。

三、發生心臟猝死有沒有什么規律?

心臟猝死在生活中是有一些規律的。

一年四季中,冬天或者是冬春交界的時候發生率高,因為寒冷容易導致急性冠脈缺血的發生。

在一個星期中,周一更高發,一天之中往往凌晨高發。因為經過周末休息后,周一大家上班是很焦慮的,凌晨這個時間段軀體處于生理狀態的高交感狀態,引起血壓升高,增加心肌缺血和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

另外吸煙、過度肥胖、情緒暴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人群,猝死風險高于普通人;老年人的猝死率高于年輕人。

四、心臟猝死前有先兆嗎?

猝死意味著時間非常短,多數會有前兆,但是往往來不及呼救,也來不及去醫院,比如心肌缺血引起的猝死,在發生之前往往會胸悶、胸痛。

著名球星維維安·福在一場球賽中,先是非常難受,按住胸部,最后倒地猝死,說明他在猝死之前一定有不舒服,才去按壓胸部,現場有急救隊、有急救醫生,可是依然沒有挽回他的生命。

像這種先兆癥狀非常短,有了癥狀馬上猝死的,我們只能在運動前進行一些安全檢護來減少發生,但是防不勝防,怎么辦?那么就要提升全民救治能力,一旦發生猝死立科采取急救措施,經胸做心肺復蘇。

有一些先兆癥狀時間長一些,要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有危險因素的人群,比如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抽煙、睡覺嚴重打鼾,出現間斷的胸悶、胸痛,可能離猝死還有一段距離,給了你時間,讓你去醫院就診,做冠脈造影檢查,看看冠脈血管的狹窄情況,及時進行血運重建,放支架也好、搭橋也好,可以避免發生猝死,挽救生命。但很多人沒有重視,最后走向死亡。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