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自動化大會(CAC2023)將于11月17日—19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重慶郵電大學承辦,大會以“自主可控強實體 新質生產創未來”為主題,聚焦自動化發展,擁抱智能新時代,共話產業新未來。大會將繼續為全球自動化、信息與智能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產業界的同仁,搭建展示創新成果、展望未來發展的高端學術平臺,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共促發展新機遇,引領科技新風向。

本屆大會設置共計近40個專題論壇,“科學家與青少年科普”論壇集結完畢,將于2023年11月19日召開!敬請期待!

科學家與青少年科普

為貫徹科技、教育、人才國家戰略,進一步助力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推動高端科技資源科普化,落實人工智能時代創新型人才培養,全面提升科普工作者、科技教師與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核心素養,推進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普及,中國自動化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CAA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養測評工作組將聯合舉辦2023中國自動化大會(CAC2023)專題論壇”科學家與青少年科普”。本次論壇邀請了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從一百多位參與AI探究性學習訓練營的中小學生中選拔出的八名優秀學生,旨在分享人工智能等相關成果、探討人工智能時代創新型人才培養路徑,以及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專題主席

張軍平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

復旦大學教授

專題報告

陳德旺

福建理工大學教授

報告題目:

下一代人工智能與第三代模糊系統

報告摘要:

報告簡單回顧了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指出了當前大數據與深度神經網絡驅動的第二代人工智能存在投入大、能耗高、可解釋性差和魯棒性不強等問題,我們應該積極布局研究下一代人工智能。報告專家的導師、世界2%頂尖科學家排名全球第21、美國工程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Lotfi Zadeh教授開創的模糊系統理論,依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已歷經三代發展,有可能成為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核心理論和方法之一。

報告人簡介:

陳德旺教授,福建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學院院長、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帶頭人、世界知名的人工智能算法專家和智能交通系統專家、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IEEE 高級會員、 IEEE Transact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Associate Editor、《自動化學報》編委、《智能科學與技術學報》編委、第一屆中國自動化學會混合智能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平行控制與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和中國運籌學會智能計算分會副理事長。陳德旺教授將深度學習、優化技術和模糊系統有機融合,提出了深度優化模糊系統的概念、模型與算法,發展了他的導師Lotfi Zadeh院士開創的模糊系統,豐富了可解釋人工智能理論,開拓了下一代人工智能的新方向。共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高水平期刊論文1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7本(包括Springer英文專著1本,科普專著2本),獲發明專利10余項和軟件著作權20余項,獲得各類科研獎勵和人才計劃約20項等。

靳聰

中國傳媒大學副高級工程師

報告題目:

當AIGC遇到會演奏的機器人

報告摘要:

ChatGPT 吸引了跨領域的興趣,因為它提供了一個領域的會話能力和推理能力。年畫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弘揚與發展中國傳統美術,我們產生了一個設想:能否把ChatGPT 的會話功能與非遺文化中的傳統美術進行組合呢?基于此設想,我們構建了一個系統——動態非遺年畫生成系統(DynaArt ChatGPT)。仿人形機器人是當代科技的研究熱點之一。仿人形機器人研發同時聚焦上半身和下半身。對機器人上半身的研究來說,研究的核心在于機器人雙臂、雙手以及視覺、語音交互等部分。本課題組開發“化蝶”小提琴機器人,重點是為了研制出可模擬小提琴演奏員速度、力量與情感進行演奏的高性能雙臂機器人系統。課題組成員來自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愛樂樂團職業演奏員、上海交大和中央音樂學院。

報告人簡介:

靳聰,博士,中國傳媒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高級工程師。自幼學習小提琴演奏,長期以來致力于藝術與工程實踐的交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機混合表演、強化學習和音樂人工智能。目前擔任CAAI Trans、FITEE等知名期刊的客座編輯,以及CAAI 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亞洲人工智能大會、ICCSI等國際會議的論壇主席及程序委員會委員。

許多

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

報告題目:

音樂與人工智能的合璧之舞

報告摘要:

一首歌是怎么創作的?人工智能續寫的貝多芬的交響樂有“那味兒”嗎?音樂的特殊性與復雜性體現在哪里?東方的詩畫也活在音樂里?我的普通話說得不好,會影響唱歌嗎?音樂和方言有啥關系?我學過點樂理,但人工智能是怎么聽懂音樂的?我沒學過音樂,能不能讓人工智能幫我寫首自己的歌呀?本次報告帶大家一起揭開音樂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紗。

報告人簡介:

許多,天津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副教授,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長期從事國際藝術交流與科技藝術發展研究,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神經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基地智庫專家等。

袁中果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正高級教師

報告題目:

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生態建設

報告摘要:

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需要構建良好的生態,既要開展科普活動,還要善于發現學生潛質,為學生專業發展搭建平臺。報告專家將解讀青少年科學教育政策和信息科技課程標準,分享校內課程群建設經驗,為中小學科技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建議。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學院于2023年8月-11月聯合舉辦了“全國中小學人工智能探究性學習訓練營”,中小學生如何學習人工智能,能做什么樣的項目,表現如何,專家也會做出詳細分析。

報告人簡介:

袁中果,中國自動化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小學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市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人大附中信息技術教研組組長,北京市中小學特級教師工作室實踐導師,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海淀區名師工作站導師,海淀區優秀種子教師工作站實踐導師,海淀區督學。

優秀科普作品匯報環節

15:25-15:3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1:空氣質量檢測的KNN算法實現及優化

15:35-15:4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2:基于貪心算法和遺傳算法的黑白棋對弈程序

15:45-15:5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3:AI手語翻譯小程序

15:55-16:0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4:基于YOLOV8的限速牌檢測與識別

16:05-16:1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5:類似絕地求生的游戲策略分析

16:15-16:2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6:基于LLM的具有同理心的聊天系統

16:25-16:3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7:基于隨機森林的藥物篩查系統

16:35-16:45

青少年優秀科普作品匯報8:Generals游戲策略分析與展望:基于博弈論的視角

來源: 大會組委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