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

審核:米玉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主任醫師

相關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小時會新發大概1200個結核病患者,其中,有100個新患者是出現在我們中國,這個數字是非常可怕的。

那很多朋友會有疑問,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出生后的第一針就是要打可以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為什么結核病還不能被消滅呢?

一、打了卡介苗還會得結核病嗎?

卡介苗從1921年應用于人體到現在,它的使用歷史已經超過了100年。盡管如此,大家對卡介苗的爭議依然存在。因為它是不完美的疫苗,有效,但是有效的程度不太令人滿意。

現在公認的觀點是:

第一,卡介苗對于兒童重癥結核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不過只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并不是全部保護。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疫苗的保護效率在逐漸降低,當孩子超過15歲,卡介苗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第二,它對成年人幾乎沒有保護作用。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當然,打完卡介苗之后還是感染了結核病,跟機體的易感性是有一定關系的。

所以現在的卡介苗是一種不太完美的疫苗。遺憾的是,盡管科學家們都很努力,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找到一種能夠代替卡介苗的疫苗。

從理論上講,想要消滅結核病,就需要一個更完美的,比卡介苗更好的疫苗問世,比如打過之后就不再得結核病了,這種疫苗是最完美的。

我們相信,終有一天卡介苗會被一種更完美的疫苗所替代。不過在這一天到來之前,除了卡介苗,我們更多地還是要從日常生活入手來預防結核病。

二、日常生活中怎么預防結核病?

作為一種慢性的呼吸道傳播性疾病,結核病的預防難度非常大。但是有幾點需要強調:

第一,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因為免疫力提高以后,除了對結核病,對其他疾病也會具有保護作用。

第二,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現在經濟發展了,得結核病的人并不少,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工作壓力、生活壓力比較大,如果心態不好,也不利于疾病的防護。

第三,開窗通風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家庭、工作等場所。比如現在的辦公條件貌似越來越好,但很多地方對通風的認識不足,空氣交換非常不理想。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是結核病,像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也很容易傳播,所以保持周圍環境的空氣流通度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對于結核病患者來講,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就是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當然,即使我們已經做了很多的預防工作,可能也避免不了被感染的風險。因此,了解一些結核病的相關癥狀,對于做到早期發現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結核病有哪些典型癥狀表現?

結核病的癥狀跟感染部位是密不可分的,最常見的是發生在肺部的結核,即肺結核,大約占所有結核病的85%。

肺結核最常見的癥狀是咳嗽、咳痰,嚴重的患者可能出現咯血、胸痛等癥狀。而且,肺結核的咳嗽時間較長,一般兩周以上的咳嗽就要警惕了。

但這些癥狀并不特異,其他的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也會咳嗽,所以不能單純通過癥狀來判斷是否是肺結核。

除了肺結核,還有肺外結核,比如骨結核、神經系統結核、腦結核等等,這些結核病大約占所有結核病的15%。

對于骨結核來說,它會導致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如果脊柱發生結核,還有可能導致全身癱瘓。對于神經結核、腦結核來說,可能導致患者意識喪失等等。

當然,對于所有的結核病來說,都會有一些相似的全身癥狀,比如發熱、乏力、盜汗等等。

對于發熱來說有一個特點,就是午后低熱,即中午之后低燒,高燒是比較少見的,體溫一般在37.3℃-38℃左右。

四、得了結核病怎么治療?

藥物治療是結核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在治療原則方面,要遵循十字方針,即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早期”是指早發現、早治療;

“聯合”是指結核病通常需要聯合使用3-4種藥物;

“適量”是指藥量要合適;

“規律”是指用藥時間、用藥劑量、用藥種類等要遵醫囑、有規律地使用,不能擅自停藥、減量或更換藥物;

“全程”是指結核病的治療至少需要半年的時間,如果出現耐藥,可能需要兩年,甚至三年。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患者堅持全程用藥。

當然,除了藥物,針對某些特殊的結核病患者,還可以選擇手術、免疫治療、中醫中藥等治療方式。只要堅持治療,大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治愈率能夠達到85%-90%以上。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