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元宇宙”成為資本與科技領域的熱點話題。什么是元宇宙?簡單來講,“元宇宙”是人類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的,由現實世界映射或超越現實世界,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一方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一個數字生活空間。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2年美國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筆下的一本科幻小說《雪崩》,小說中提到“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兩個概念。小說描述了一個脫離于物理世界,卻始終在線的平行數字世界,人們能夠在其中以虛擬人物角色 (Avatar) 自由生活,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這樣的設定在電影《頭號玩家》《失控玩家》《黑客帝國》這類電影中屢見不鮮。

“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和 universe組合而成的復合詞匯,所以元宇宙也可以理解為超越宇宙。“元宇宙”本身并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理念和概念,它需要融合各種前沿科技,比如虛擬顯示技術、5G、6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以專屬的硬件設備打造出脫胎于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

近年來,關于元宇宙的熱潮愈演愈烈。有的人認為,元宇宙即將帶領我們進入新的紀元。也有的人認為,元宇宙其實是資本炒作的噱頭。但從國際資本與科技發展方向來看,元宇宙似乎并不是以虛構的故事或者噱頭,而是逐漸成為現實的現代化趨勢。

2021年10月29日,Facebook宣布全面進軍元宇宙,創始人扎克伯格為表明決心公司也改名為Meta,Meta就是取自“元宇宙”Metaverse這一單詞。自此開始,其他科技巨頭也紛紛入局。這些大型科技企業的對互聯網的布局,從側面昭示了元宇宙已真真切切地臨近,現實社會與虛擬世界同構的時代正在呼嘯而至。

元宇宙的發展是科技發展的大勢所趨。目前,互聯網發展的主要瓶頸是內卷化的平臺形態,在內容載體、傳播方式、交互方式、參與感和互動性等方面長期缺乏突破,導致“沒有發展的增長”。

技術渴望新產品、資本尋找新出口、用戶期待新體驗。有專家分析指出,元宇宙就好比是一個具身性的互聯網,在元宇宙你不是簡單地再去瀏覽內容,而是身處在內容之中。從互聯網1.0、2.0再到移動互聯網,元宇宙可能是接替移動互聯網的下一個新的互聯網時代。

盡管如此,現在元宇宙的發展還存在許多爭議,我們要警惕那些過于完美的空想或花哨的資本故事。要清晰的認識到,元宇宙距離真正實現并沒有近在咫尺,還需要人類科技水平的長足發展,如5G、6G通訊技術,云計算的算力基礎,人工智能、虛擬顯示設備的改良,以及區塊鏈經濟資產管理制度的優化等等。按照研究者的樂觀估計至少還要二十到三十年以上技術發展。

面對新生事物,我們都應當理性對待,元宇宙與不論是新機遇還是資本的炒作,我們對元宇宙與現實的融合應保持期許和憧憬。

相信隨著人類的進步,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可以實現如同電影《頭號玩家》里的一樣,可以隨時隨地切換身份,自由穿梭于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在虛擬空間和時間節點所構成的“元宇宙”中學習、工作、交友、購物、旅游、醫療等等,一起享受元宇宙時代的神奇創造。

來源: 武漢工程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