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第三屆中國老年健康知識大賽學健康知識的科普效果,主辦方向各醫院征集了各類適合老年人學習的健康科普文章,我們將通過“健康大講堂”欄目陸續分享。

今天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劉波濤醫生為我們帶來“同樣的腳底疼痛,不一樣的病因”,歡迎老年朋友們學習。

王師傅今年光榮退休了,他計劃著和老搭檔李師傅結伴去旅游。可是臨出發的時候,王師傅的右側腳底突然出現劇烈的疼痛,讓王師傅不敢下地活動。其實右腳底的疼痛之前就經常發生,時好時壞,王師傅因為忙于工作也就不太在意。誰想到這次在關鍵時刻它又出來搗亂了。因為無法出行,王師傅只好給李師傅打電話說自己不能去了。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李師傅也出現了右側腳底疼痛,坐著或者躺著就不疼,只要一站立就鉆心的疼痛。他吃了“布洛芬”,也用了專門的矯形鞋墊,效果都不好。這下可好,既然兩人不能如約出去旅游,那就一起去疼痛科門診看看腳底疼痛到底是咋回事。

兩人到了疼痛科門診,醫生給他們分別進行了問診和查體,然后讓兩人都去做足底的骨骼肌肉超聲檢查。等結果出來之后,醫生給兩人的治療方案是不一樣的。醫生讓王師傅去接受“放散式沖擊波治療”,而讓李師傅去接受“筋膜組織內封閉術”。兩人拿著各自的治療單不禁面面相覷,腦子里都有一個大大問號:我們都是右側腳底疼痛,怎么治療方案不一樣呢?

“放散式沖擊波治療”

醫生似乎看出了兩人的疑惑,就拿出兩人的超聲檢查結果,耐心給他們解釋起來。原來,兩人雖然都是腳底疼痛,而且都是右側,但兩人疼痛的病因并不一樣。王師傅的腳底疼痛部位是在足跟前內側,性質為尖銳的疼痛,在早晨剛起床下地的時候疼痛特別明顯,咬著牙走幾步之后疼痛會逐步緩解,但如果繼續長時間走路或者跑步,或者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站立,那么疼痛又會變得明顯。如果王師傅注意休息或者坐下揉揉腳后跟,疼痛就會減輕或者消失。

李師傅的腳底疼痛部位則是在前腳掌,位于第3足趾與第4足趾之間(即第3趾蹼區)。李師傅經常感覺右腳的第3、4足趾之間有燒灼痛、針刺痛和脹痛,活動以后加劇,而且穿著鞋就有不一樣的感覺——用李師傅的話來說,就是“感覺踩在一塊石頭上”,或者“自己腳底的襪子沒有穿平整、皺皺巴巴的”——脫掉鞋子并按摩前腳掌,疼痛和異常感覺就會減輕。另外,李師傅只要一穿尖頭皮鞋,疼痛就會明顯,所以他常年穿廣口鞋。聽完醫生的描述之后,兩人都不禁頻頻點頭——確實是這樣,雖然兩人都是腳底疼痛,但仔細想來,疼痛的部位都不一樣。

那兩人疼痛的原因是什么呢?只聽醫生接著說到:在醫生分別聽了兩人對自己疼痛的描述并進行了仔細的查體后,醫生對兩人的病情有了初步的判斷:王師傅的病因是“足底筋膜炎(也叫跖筋膜炎)”,李師傅的病因則是“跖間神經瘤(也叫Morton神經瘤)”。前者的發病原因是足底筋膜(也叫跖腱膜)組織及其在跟骨上的附著點受到多次反復的超負荷牽拉,還有就是這個附著點的反復微小損傷導致的無菌性炎癥;后者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可能是跖骨間的深橫韌帶對足底神經的反復壓迫所致,并伴有之后出現的神經周圍纖維化。

醫生怕兩人聽不明白,就分別打了一個比方:王師傅的腳后跟上的筋膜就像上弦太緊的發條,出現痙攣了;李師傅的腳掌之間的神經周圍組織發生了硬化,就像肉里面嵌了一塊薄薄的小石頭,一走路就會硌腳。

足底筋膜炎

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判斷目前病情并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醫生安排兩人都進行了超聲檢查。對于王師傅而言,超聲檢查可以觀察足底筋膜的厚度及其周圍的炎癥水腫情況;對李師傅而言,超聲檢查是一種快速、經濟、可信度高的檢查方法,可以通過典型的超聲圖像來幫助確診。

這個疑惑解決了,兩人心中不禁又生起一個新的疑惑:該怎么治療這兩種足底疼痛呢?對于王師傅的足底筋膜炎,其實醫生在診斷過程中還會與足跟脂肪墊萎縮、足底肌肉肌腱損傷或者跗骨竇綜合征等進行鑒別。確診是“足底筋膜炎”之后,治療手段是以保守措施為主,包括:口服非甾體消炎藥、理療(放散式沖擊波治療或者高頻電刺激治療)、局部冷敷、按摩以及中藥泡腳等,目的都是為了緩解和消除炎癥,恢復肌肉力量和筋膜彈性。

使用功能矯形鞋墊以抬高足弓從而減輕足底筋膜的張力也是可考慮的治療措施。采取保守治療需要4周~1年半,可以說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那么進一步的治療措施有:局部痛點注射(使用局麻藥和激素)或者手術治療(如足底筋膜松解術)。對于李師傅的Morton神經瘤,醫生則是會與這些疾病鑒別:足底跖板損傷、跖骨應力性骨折、跖趾關節滑囊炎、軟組織腫瘤等。明確診斷之后,則是根據病情程度選擇保守或者外科治療方法。保守的方法有:穿寬松的鞋和使用矯形鞋墊、局部痛點注射(也是使用激素和局麻藥)、口服或者外用非甾體消炎藥、超聲引導下局部神經射頻消融治療等。

外科治療方法是目前治療Morton神經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切除增生的組織及其分支。但由于存在癥狀復發、切口感染或者血腫、切口遠端皮膚麻木等可能的并發癥,所以醫生一般會先建議保守治療,在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再考慮手術治療。

王師傅和李師傅聽完醫生全面的解釋之后,終于把心中的疑慮打消。兩人趕緊分別去進行相應的治療,打算把各自的足底疼痛盡快治療好,然后還要繼續他們的出游計劃。

作者簡介:

劉波濤,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主治醫師。專業擅長:1.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2.癌性疼痛的規范化治療;3.骨質疏松癥相關疼痛的規范化治療;4.脊柱退行性病變所致疼痛的綜合治療。臨床研究方向:1.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的規范化治療;2.精麻藥物合理使用;3.脊柱相關性微創介入技術路徑。

社會兼職: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精麻藥品合理使用分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疼痛學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北京市朝陽區醫學會鑒定專家庫成員;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軟組織疼痛分會委員;《中國疼痛醫學雜志》通訊編委;《BMJ Quality & Safety中文版》青年編委。

來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