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秋冬季呼吸道傳染性疾病的增多,最近不少人除了遭遇支原體感染、流感,還有些人遭遇了“二陽”“三陽”,而且總感覺陽康后一直不舒服,沒有恢復到最初的身體狀態。那到底是不是所謂的“長新冠”?
我國首次發現23個長新冠標志物
2023年11月,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協和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團隊在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子刊上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最新發現23個長新冠蛋白標志物,這將有助于長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識別。據保守估計全球既往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有10%存在長新冠,影響涉及多器官系統。①
中日友好醫院曹彬團隊、北京協和醫院黃超蘭團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團隊聯合開展研究,納入181名2020年1-5月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出院的新冠患者,并與年齡、性別相匹配的181名未感染新冠的人群進行社區對照,對出院的新冠患者發病后六個月、一年、兩年,3個時間點及社區對照的血漿樣本進行蛋白組學檢測。
研究發現,新冠患者發病后兩年存在4種主要的生物過程恢復模式,研究團隊獲得23個有潛在臨床應用價值的長新冠蛋白標志物,標志物與肺功能、長新冠核心癥狀等相關聯,這將有助于長新冠高危人群早期識別,并為新干預措施的研發提供靶點。①
這類人更容易發展成“長新冠”!
2023年6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團隊在國際醫學期刊《新興微生物與感染》上發表了一篇《關于上海新冠奧密克戎患者長新冠癥狀造成的系統性影響的一年期隨訪研究》,該研究對上海2022年3-6月的奧密克戎BA.2疫情中首次感染新冠的20000多名患者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跟蹤隨訪,發現了“長新冠”的一些規律。②
1. “長新冠”癥狀主要有這4種:乏力、失眠、脫發、咳嗽;
2. 這類人發展為“長新冠”風險高:中年感染者的癥狀持續風險更高。其中女性、年齡<40歲、≥2種合并癥和新冠急性期重癥或危重癥感染,是發展為“長新冠”的危險因素。比較意外的是,年齡≥60歲的人比40歲以下的人患有長新冠的可能性更小。
3. 一年后多數“長新冠”癥狀緩解:一年后大多數“長新冠”受訪者癥狀得到緩解。
4. 感染奧密克戎出現“長新冠”比例低:出現“長新冠”癥狀的奧密克戎感染者比例,要顯著低于其他研究中出現“長新冠”癥狀的Delta(德爾塔)感染者比例。
健康時報 曹子豪 攝
陽康≠康復,長新冠能檢查出來嗎?
“長新冠”通常指的是新冠后遺癥。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稱為“新冠后癥狀”,統指一些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經歷的一系列長期癥狀。可能或確診感染新冠的個人在感染3個月后還有癥狀,癥狀至少持續2個月,且沒有其他的明顯誘因。
由此可見,“長新冠”確實存在且恢復快慢也是因人而異。但可以肯定的是,“陽康”或轉陰后并不意味著完全康復,有些“二陽”“三陽”的患者陽康后也仍有不適。
那長新冠能檢查出來嗎?山東省公衛臨床中心重癥醫學中心主任王春亭2023年3月在接受大眾日報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用于診斷“長新冠”的特定檢查,一般針對癥狀和體征進行排除診斷。例如:
呼吸困難胸悶:可以進行肺功能檢查;持續咳嗽3個月:X線胸片和胸部CT;如果出現胸痛:用心臟超聲來檢查評估;長期出現頭痛:腦部影像學檢查,由神經科醫生評估和治療。總是感覺疲勞:排除基礎疾病,放松身心、適當休息。③
快速結束“長新冠”記住這三步!
如何快速結束“長新冠”?王春亭主任介紹,如果并非器質性病變以及并發癥引起的“長新冠”癥狀,一般可以依靠自身免疫系統的努力而逐步減輕、消除。③
第一步:充分休息、飲食營養均衡、放松心態;
第二步:循序漸進的康復鍛煉可以增強抵抗力,從而縮短“長新冠”的持續時間。
第三步:針對一些令人困擾的“長新冠”癥狀,試試以下方法緩解調理:
針對咳嗽:可以練習用鼻子輕柔地呼吸,閉上嘴巴吞咽,保持空氣濕度;
針對失去味(嗅)覺:可以保持口腔清潔和健康,經常刷牙。也可以嘗試不同的口味增加刺激。選擇含鹽量低的食物;
針對頭疼: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布洛芬或撲熱息痛,避免飲酒過多,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本文綜合自:①Probing long COVID through a proteomic lens: a comprehensive two-year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of hospitalised survivors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biom/article/PIIS2352-3964(23)00417-6/fulltext#
②Cai, Jianpeng et al. A one-year follow-up study of systematic impact of long COVID symptoms among patients post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s infection in Shanghai, China. 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 2023;12(2):2220578.
③2023-03-01大眾日報《“長新冠”會持續多久?如何才能盡快結束?》(徐晨)
來源:健康時報
來源: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