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妊娠期糖尿病在臨床過程中的發病率有所提升,對于廣大妊娠期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極大影響和危害。此外,由于缺乏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很多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難以有效實現對于護理工作的充分配合,其對于孕婦血糖控制埋下了隱患。本文重點梳理了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護理工作的相關要點和經驗,希望進一步提升孕婦護理水平。

一、妊娠期糖尿病及其危害

相關資料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在妊娠后母體糖代謝異常而首次發生的糖尿病問題,該病是婦產科臨床期間較為常見的一種妊娠合并癥。在臨床過程中,該病可對孕婦的血糖指標造成影響,繼而對其身體各個臟器和系統功能造成慢性侵害。同時,從妊娠的角度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還可能增加羊水過多、胎兒發育異常、早產以及產后出血等一系列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幾率,為母嬰健康埋下極大的隱患。

二、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護理

(一)密切監測孕婦生命體征

從護士的視角來看,為了進一步提升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護理效果,其在組織護理服務的過程中應及時做好對于孕婦生命體征的監測和記錄,從而依據孕婦臨床表現評估其健康水平并對護理工作的方式方法進行針對性調整。護士應及時詢問孕婦的自身感受并重點關注孕婦血糖值的波動情況,進一步了解孕婦整體健康水平。從全局觀的角度分析,相關工作的推進可以幫助護士有效實現對于孕婦健康情況的評估并科學轉變護理工作側重點,對于護理工作效能的優化很有幫助。

(二)及時說明康復護理要點

為了更有效地提升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護理效果,護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組織護理服務,包括播放科普視頻、組織專題講座以及發放健康知識手冊等。通過這些方式向孕婦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知識,幫助她們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情況以及疾病的干預和護理方法,使她們能夠對此有所了解。在婦產科護理工作開展期間,推進相關工作對于孕婦打消疾病未知的顧慮,樹立和完善她們的康復信心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三)科學調節孕婦飲食結構

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護理工作開展期間,護士應從專業的角度出發,為孕婦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從而幫助其對飲食結構進行科學調整。在具體飲食問題上,應重點控制孕婦的糖分攝入量,避免其食用巧克力、冰淇淋、糖果、汽水等含糖量較高的食物。與此同時,對于部分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也應避免孕婦食用,應鼓勵孕婦多食用一些豆制品、奶制品、肉類以及新鮮的蔬果,幫助其有效實現對于身體所需營養物質的科學補充。

(四)鼓勵孕婦進行體育鍛煉

在護理工作開展期間,為了進一步實現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健康的合理保障,護士應結合孕婦實際情況鼓勵其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化自身體質并促進糖分代謝。建議孕婦在三餐后30~40分鐘左右進行適當的鍛煉,促進血糖水平的科學管控,降低妊娠糖尿病對自身和胎兒造成的影響。在鍛煉過程中,建議以輕緩的有氧體育運動為主。

(五)做好孕婦用藥指導工作

在應用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對孕婦進行血糖控制的過程中,護士應積極做好與孕婦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開展相應的用藥指導,幫助孕婦充分了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意義以及相關要點,確保藥物治療工作的順利推進。在用藥期間,護士應實時監測孕婦的臨床體征和表現,分析孕婦整體健康水平并給予針對性護理,保障孕婦的身心健康。

為了有效實現對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護士應積極協助孕婦監測血糖水平并對相應的健康知識和護理要點進行講解。在此基礎上,護士還應從飲食、運動以及藥物使用等多個角度入手對護理工作內容進行全面細化,進而確保護理工作模式的持續拓展。通過對護理工作體系進行充分完善,有利于引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合理控制血糖值,對于妊娠期間不良事件的規避與孕婦整體健康的保障具有積極作用。(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人民醫院 吳凱霞)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