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癥是孕期常見的比較嚴重的并發癥,會嚴重威脅母嬰健康。妊娠20周后出現的高血壓(≥140/90mmhg),尿蛋白(-)稱為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高血壓進一步可發展為子癇前期、子癇,此類疾病基本病理變化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和血管內皮損傷,嚴重時損傷終末器官,甚至發生抽搐。本文將敘述妊高癥的危害和護理措施,以幫助孕婦更好地了解并應對這種疾病。

一、妊高癥的危害

1.對孕婦的危害:

高血壓是妊高癥的主要癥狀之一,如果不及時控制,高血壓會導致孕婦出現頭痛、視力模糊、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此外,還可致孕婦多臟器功能受損如:心血管、腦、腎臟、肝臟、血液、內分泌及代謝等多系統功能受損。高血壓還可能導致子癇前期和子癇的發生,嚴重影響母嬰健康,使孕產婦病死率增加。

2.對胎兒的危害:

妊高癥對胎兒的影響也很大,因胎盤供血、供氧不足、胎盤功能減退,導致胎兒發育遲緩,胎兒生長受限、早產、嚴重可導致死胎、死產等情況。使新生兒早產率、窒息率、死亡率均增高。

二、妊高癥的護理措施

1.一般護理:(1)休息:囑孕婦多臥床休息,取左側臥位為宜,以減輕右旋增大的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回心血量,改善胎盤循環。(2)飲食指導:孕婦應進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鐵、鈣及含鋅等微量元素的食品,全身水腫者應限制食鹽。(3)增加門診產前檢查次數,中、重癥孕婦須住院治療,保持病室安靜、整潔。

2.心理護理:妊娠期指導孕婦保持心情愉快,有助抑制妊高癥的發展告知孕婦治療的重性,解除其思想顧慮,增強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3.病情觀察:(1)觀察血壓變化尤其是舒張壓的變化,以判斷病情的變化。(2)定時送檢尿常規及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3)重視自覺癥狀,隨時觀察孕婦有無頭痛、眼花、胸悶。惡心及嘔吐等癥狀,一旦出現,表示病情進展,已進入先兆子痛階段,要及時處理。(4)注意并發癥的發生,重癥孕婦須注意有無胎盤早剝、DIC、腦溢血、肺水腫、急性腎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如:D詢問有無腹痛、心悸、陰道出血等癥狀,檢查胎位、胎心注意子宮壁緊張度及胎動情況,以便早期發現胎盤早剝。避免腹部外傷應用鎮靜劑后應臥床休息,避免長時間仰臥位休息,防止右旋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而引起子宮靜脈壓力升高,導致胎盤早剝。定期檢查凝血功能,注意有無鼻出血、牙齦出血、抽血時針頭易堵塞、注射針孔出血等出血傾向。觀察有無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模糊、意識障礙等腦水腫表現,給脫水劑時,注意意識狀態、瞳孔、肢體活動及利尿效果,以檢測顱壓及顱內病變情況G記錄24小時尿量,送檢尿常規取血差尿素氮、肌酥、尿酸等,監測腎功能。

4.加強胎兒宮內監護數:胎動、聽胎心,用胎兒監護儀,必要時間斷吸氧,給予過氧化碳酷胺靜脈滴注,增強胎兒宮內對缺氧的耐受能力。

5.治療中注意藥物不良反應:(1)硫酸鎂正常孕婦血清鎂離子濃度0.75~1mmol/L,如超過3mmol/L可能發生鎂離子中毒,即依次出現膝反射消失、全身肌張力下降、呼吸抑制嚴重者出現心跳驟停。因此,在使用硫酸鎂治療時應確定:膝反射存在呼吸每分鐘不少于16次;尿量每24小時不少于600ml,每小時不少于25ml,腎臟是鎂離子的唯一排泄途徑,鎂離子易積蓄中毒,因此在使用硫酸鎂的同時,必須備有10%葡萄糖酸鈣10ml作為解毒劑。

6.分娩期護理:分娩過程中,應注意保持環境安靜,密切觀察產程,盡量縮短第二產程,監測胎兒胎心、胎動情況,第三產程注意檢查胎盤、胎膜是否及時、完整娩出。

7.產褥期護理:分娩后24-48小時應注意防止發生產后子痛,盡可能安排安靜的休息環境美4小時測量血壓,取得孕婦、家屬的理解和合作,限制探視和陪護人員。注意觀察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量,加強會陰護理,防止感染發生。分娩后24-48小時應注意防止發生產后子痛,盡可能安排安靜的休息環境美4小時測量血壓,取得孕婦、家屬的理解和合作,限制探視和陪護人員。注意觀察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量,加強會陰護理,防止感染發生。

8.做好搶救應急準備:(1)子癇孕婦應安排單間,暗室布置,避免聲光的刺激。(2)床頭備好搶救物品:開口器拉舌鉗、壓舌板、電動吸痰器及急救車。

總結起來,妊高癥是一種嚴重的妊娠并發癥,可能對母嬰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孕婦及其家人要重視妊高癥的風險,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聽從醫生的指導,通過各種的護理措施和科學的治療,可以降低妊高癥的發生和危害,確保孕婦和胎兒的健康。

(河北省石家莊市靈壽縣人民醫院 劉建霞)

來源: 健康科普宣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