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可以直接反映腎臟的病變,正常的尿液應該是無色或淡黃色,透明清澈的。一旦發現了尿液異常,此時就需要警惕了。

3個要點,判斷尿液是否有異常

01 尿液的性狀改變

尿液性狀的改變主要包括3方面。①氣味:氨臭味,老式公共廁所的味道,尿液放久了以后散發出的味道。還有蒜臭味、爛蘋果味、鼠臭味、甜水果味、惡臭味等。通常新鮮的尿液味道并不濃烈,當聞到刺鼻的味道時,不論能否辨別屬于上面哪一種味道,均應提高警惕。②顏色:稀牛奶色、米湯色、粉紅色、紅葡萄酒色、濃茶色、醬油色等。尿液通常為無色或淡黃色。如果變成其他顏色,均應引起重視。③尿液混濁、有氣泡,也應引起注意。

02 尿量的改變

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尿少是件令人煩惱的事情,尤其對于有腎臟病患者。尿產自于腎,尿都沒了,說明腎都不工作了,快退休了,所以尿量的多少是監測腎功能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尿量的監測很簡單,將尿液尿入可以計量的容器,比如有刻度的大杯子、盆、痰盂或者礦泉水瓶子,并把一天的尿量記錄下來就可以了。當一天的尿量少于400毫升或者多于2500毫升時,都要引起警惕。如果連續兩天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去醫院咨詢醫生,尤其是有腎臟病的患者。

03 排尿過程的問題

常見的排尿過程的問題有以下幾項。①尿頻:每天白天排尿次數超過6次;②夜尿頻多:每天起夜次數超過2次;③尿急:一有尿就想上廁所,憋不住;④尿痛:即排尿的時候感到疼痛;⑤排尿困難:排尿時用力才能將尿排出,尿線變細,或者滴答不成線;⑥尿失禁:尿排出了,自己卻不知道。

當出現以上情況時,要及時就醫。

尿液異常要做3項檢查

尿液的檢查。尿液的檢查項目主要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1)血尿分為鏡下血尿和肉眼血尿。鏡下血尿是指尿液離心后的沉渣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到紅細胞多于3個/高倍視野;肉眼血尿是指尿液呈洗肉水樣或血色。血尿多見于泌尿系統的炎癥、結石、腫瘤及腎結核等疾病。

(2)蛋白尿。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150毫克,或者點時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大于0.20,即可稱為蛋白尿。

(3)管型尿搖指尿中的蛋白質、細胞、分泌物在腎小管集合管中聚集凝固而形成的圓柱形聚體。管型尿常提示腎臟病變。

正確留取尿液的方法

(1)女性患者,月經干凈以后1周再做尿常規檢查。

(2)早上起床以后的第一次尿是最好的。

(3)一定要用無菌、清潔、干燥的容器,不能隨便拿個紙杯子或者塑料杯子,否則容易被污染,檢測出來的結果不準確。

(4)去醫院做尿常規檢查之前,先在家里清洗外陰。

(5)取中段尿20毫升,尿液的量不能太少。所謂中段尿是指排尿過程中,棄去先排出的那部分尿,留取中間的那部分尿。

(6)標本應該在半個小時內送檢,時間長了容易變質而導致檢查結果不可靠。

總之,無論是否患有慢性腎臟病,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留意自已的尿液,一旦發生異常,就需要立刻就醫,以防止腎臟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來源: 醫路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