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第三屆中國老年健康知識大賽學健康知識的科普效果,主辦方向各醫院征集了各類適合老年人學習的健康科普文章,我們將通過”健康大講堂“欄目陸續分享。今天寧城縣中醫蒙醫醫院骨傷一科姜宇醫生為我們帶來“對于老年人預防跌倒,刻不容緩”,歡迎老年朋友們學習。

髖關節和股骨干骨折在跌倒后最為常見,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髖關節一旦發生骨折,人體就無法站立和行走,甚至連坐起來和翻身都非常困難。同時髖關節骨折后長期臥床會引發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尿路感染等并發癥,從而導致嚴重后果,影響壽命,對于本來就伴隨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更為致命。即使摔倒沒有造成傷害,它也會導致老年人失去信心以及后續的心理障礙,常表現為對摔倒的持續恐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可能導致他們減少活動和運動,從而進一步增加摔倒的風險(缺乏運動本就是摔倒的誘因之一),也會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跌倒的高危人群

跌倒的危險因素

跌倒的預防改變生活環境:房屋的出入口與走廊,極時清理雜物、規整電線等可能絆倒老人的東西,保持無障礙物;衛生間防滑,保持干燥,安裝扶手等;改善家中照明,使室內光線充足,尤其是夜晚的走廊、洗手間等地方。
調整生活方式:健康飲食,戒煙限酒,控制血壓、血糖,減少慢性疾病帶來的影響,適當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避免走過陡的樓梯或臺階;轉身、轉頭時動作一定要慢;走路保持步態平穩,盡量慢走,避免攜帶沉重物品;避免去人多及濕滑的地方;避免睡前飲水過多致夜間起床,晚上床旁盡量放置小便器;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獨自活動;放慢起身、下床的速度,睜開眼睛醒30秒 ,坐起30秒;外出活動最好在白天進行;衣服要舒適,鞋子要合適,鞋對于老年人而言,盡量避免穿高跟鞋、拖鞋、鞋底過于柔軟以及穿著時易于滑倒的鞋;選擇適當的輔助工具,使用合適長度、頂部面積較大的拐杖;將拐杖、助行器及經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

運動鍛煉:堅持參加規律的運動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從而減少跌倒的發生。同時適度的運動和抗阻訓練可以減緩骨質流失,維持骨密度。
防治引起跌倒的疾病:有視、聽及其他感知障礙的老年人應佩戴視力補償設施、助聽器及其他補償設施;防治骨質疏松 ,適當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絕經期老年女性必要時應進行激素替代治療 ;及時治療疾病。合理用藥:按醫囑正確服藥,不要隨意用藥,避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盡可能減少用藥的劑量,了解藥物的副作用及注意用藥后的反應,用藥后動作宜緩慢,以預防跌倒的發生。

不慎跌倒后怎么辦無論在家或其他地方跌倒,首先要冷靜,并遵循以下步驟:1、深呼吸,緩解由于摔倒引發的緊張情緒。2、首先確認自己自否受傷,如骨折或出血。3、如果受傷,切勿嘗試獨自站起來,爬行到電話邊撥打求救電話。(因為如果此時嘗試站起來的話,可能會再次跌倒)。如果家里有其他人在,也不要貿然移動他們。對于出血的情況,可用毛巾按壓止血。4、如果確認自己沒有受傷,也不要直接起身,應爬到堅固的椅子邊,側面翻身,如果感覺心率和血壓變化劇烈(感到頭暈),稍事休息,慢慢用膝蓋和手支撐,再用跪姿慢慢起身,坐在椅子上。老年人出行的建議:1.老人聯系卡2.方便藥盒3.拐杖4.老花鏡、助聽器5.防滑鞋6.老人手機7.家人陪伴出行。希望通過以上文章,讓您對跌倒有所重視,祝您身體健康!
作者簡介

姜宇,主治醫師,現為中國醫師協會骨傷醫師分會會員,中國女醫師協會會員。2014年至2020年就職于西安市中醫醫院骨傷科,2021年至今工作于寧城縣中醫蒙醫醫院骨傷一科。2023年3月至8月進修學習于中日友好醫院疼痛科。從事中醫骨科近10年,發表中醫、骨傷相關論文數篇。對頸椎病、肩周疾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骨性關節炎、各種神經痛、骨質疏松癥及相關脊柱等疾病診斷治療有一定的臨床經驗。擅長中醫保守、微創介入治療各類急慢性疼痛。

來源: 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