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是陸軍的一款常規武器,與精確制導武器相比,火炮的精度雖然有所差距,但火炮仍然是陸軍主要的地面火力。炮兵火力的壓制強度、打擊范圍、響應速度以及低成本,是其他火力無法相比的。在俄烏沖突中,雙方裝備各型火炮達到十余種,火炮仍然是雙方遂行地面火力突擊、火力壓制、火力毀傷任務的重要武器。

圖1 俄烏沖突中“凱撒”自行榴彈炮射擊畫面(圖片來源:百家號)

炮兵對數十千米外的目標進行間瞄射擊時,需要前方戰斗人員指引目標。這些引導人員可能是被支援部隊的,也可能是炮兵部隊派出的偵察兵,主要任務就是偵察發現目標并確定目標位置,引導炮兵火力射擊,評估打擊效果。前出偵察的戰斗人員由于距離敵人比較近,容易暴露,無疑是非常危險的。另外,在敵人眼皮底下機動受限,移動速度會很慢。使用電臺與后方指揮員聯系時,也容易通過電磁輻射暴露位置。

圖2 炮兵間瞄射擊火力引導示意圖(圖片來源:搜狐)

在俄烏戰場上,雙方都使用無人機替代偵察兵在前沿偵察,取得了非常好的作戰效果。相比地面偵察,無人機空中偵察更為隱蔽,機動也比地面速度快,特別是無人機能夠幾乎同步傳遞戰場的即時視頻,能夠讓指揮員掌握戰場的瞬息變化,組織火炮進行準確射擊并及時轉移火力。同時可以節省偵察兵進行射擊效果評估的步驟,無疑提高了炮兵部隊的反應速度。在無人機力量使用上,既可以使用炮兵部隊的無人機力量,也可以使用地面作戰部隊的無人機力量,實現多種無人機為炮兵打擊偵察引導。

俄烏沖突雙方都有無人機引導炮兵打擊的成功戰例。下面介紹的是俄羅斯無人機召喚炮兵火力打擊烏克蘭戰斗小分隊的戰例。在圖3中,空中巡航的俄羅斯無人機發現烏克蘭1支戰斗小分隊,正隱蔽前行,準備去偷襲俄羅斯據點。

圖3 俄羅斯無人機發現烏克蘭偷襲小分隊(圖片來源:百家號)

無人機迅速將烏克蘭小分隊位置傳送給俄羅斯炮兵,并繼續跟蹤烏克蘭小分隊行動。很快,第一輪炮火打擊到來,擊中了路邊建筑物,雖然沒有擊中烏克蘭士兵,但小分隊的行軍隊形被打亂,士兵散開逃入附近樹林。

圖4 俄羅斯第一輪炮火打擊(圖片來源:搜狐)

烏克蘭士兵的分散行動,都在無人機的監視之下。無人機持續召喚炮兵火力,對烏克蘭士兵進行尾隨式打擊,不斷有人受傷倒下。

圖5 烏克蘭被擊倒的士兵在地面爬行(圖片來源:百家號)

烏克蘭派出快艇前來救援,將被炮火打擊的小分隊運送到新的隱匿點。

圖6 烏克蘭使用快艇前來救援小分隊(圖片來源:百家號)

烏軍還派出另外一支小分隊前來支援,但很快就被無人機發現。水上救援和陸上救援的情況都在俄軍無人機的監控之下。

圖7 烏克蘭趕來救援的小分隊(圖片來源:百家號)

有空中無人機提供的即時情報,俄羅斯更猛烈的炮火很快覆蓋了烏克蘭士兵的藏匿地點,在該地域的所有烏軍士兵都被消滅。無人機拍攝到烏克蘭丟棄在河邊的快艇和裝備,但已是人去船空。

圖8 烏克蘭士兵丟棄在河邊的快艇(圖片來源:百家號)

烏克蘭方面也曾公布視頻。視頻中,烏方使用無人機偵察發現俄羅斯一處臨時后勤補給點,隨后就用無人機引導烏方炮兵火力進行了遠程精確打擊,僅使用12發炮彈就癱瘓了俄方的補給點。

圖9 俄羅斯補給點內被摧毀的運輸車(圖片來源:百家號)

俄烏沖突實踐證明,使用無人機與炮兵協同配合,讓無人機充當炮兵的“千里眼”,確實是行之有效的戰法,可以大幅縮短偵察-打擊-評估-再打擊的周期,實現偵察打擊一體化,不僅可以提高打擊精度,而且還可以節省大量彈藥。此外,無人機還可以充當步兵的眼睛,從低空進行偵察和監視,可以讓敵人無處可藏。

科普團隊簡介:597.9高地科創團隊,是一個致力于現代戰爭研究、作戰理論創新、軍事科學普及和提供專業軍事理論咨詢的年輕科技創新團隊。團隊由數名軍事學博士組成,有豐富的部隊、院校、科研機構任職經歷,有豐碩的學術科研成果,具備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團隊的根本宗旨是“傳播科技知識、弘揚戰斗精神、助力強國強軍”。

出品:科普中國軍事科技

作者:陸鷹(軍事專家)

策劃:金赫

科學審核:梁春暉(軍事專家)

監制:光明網科普事業部

來源: 科普中國軍事科技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