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糖尿病,我們可以通過檢測血糖來反映病情;對于高血壓病,我們可以通過測量血壓來評估效果。那么,當患有慢性腎臟?。–KD)時,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它的嚴重程度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我們都知道,腎小球濾過率(GFR)可反映腎臟濾過血液的能力,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評價健康人和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最好的綜合指標。現在廣泛應用的腎功能分期方式是2012年國際KDIGO CKD評估及管理臨床實踐指南所推薦的依據GFR進行分期,根據eGFR水平,將CKD分成5期,具體如下。
表1 慢性腎臟病分期
GFR是腎功能評估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具有以下作用:①可確定患者是否患有CKD,是CKD重要分期標準之一;②可評估CKD進展速度;③可評估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④決定進行腎臟替代治療的時機;⑤藥物劑量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CFR是單位時間內被腎小球濾過的血漿量,即單位時間內,雙腎生成的超濾液的量,其評估方法需要標準化,具體來說,就是實現體重標準化、體表面積標準化及體液量的標準化。
GFR的“金標準”
GFR并不是通過簡單的化驗直接測出來的,需要將一種放射性藥物注射入患者體內,觀察動態顯像,即腎臟ECT,是近年來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評價腎功能的“金標準”。因其設備要求高、操作繁瑣、費用高、相對有創、有一定輻射性等特點,未廣泛用于腎功能評估。日常使用的GFR是醫生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肌酐值等因素,用專業公式計算得來的,因無創安全,操作簡便使用較為廣泛。
GFR的估算公式
在長期臨床實踐中,有學者根據血肌酐水平,結合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等因素,來計算GFR,稱估算GFR。常用的公式包括Cockcroft-Gault公式、MDRD公式、CKD-EPI公式及改良的MDRD公式等。目前用的最多的是CKD-EPI公式及改良的MDRD公式。
近年來,研究發現,胱抑素C作為一種低分子量堿性非糖化蛋白,不受炎癥或腫瘤的影響,可在腎小球自由濾過且不被腎小管排泄。此外,循環中的胱抑素C僅能經腎臟清除。因此,胱抑素C有望作為一種評價GFR的新指標,但由于檢測成本遠高于肌酐,目前還未廣泛應用。
需要強調的是,GFR公式雖然使用簡便,但血肌酐的微小變化即可導致計算出的GFR出現很大的差異,而血肌酐值易受飲食和運動量的影響,因此,當懷疑公式計算的GFR不準確時,很有必要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做腎臟ECT。
來源: 醫路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