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鳳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主任醫師
審核:魏軍平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主任醫師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會中西醫結合學組副組長
大家常說,春天是養肝的好時節,為什么春天是養肝的好時候呢?
中醫認為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實際上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一定會受到自然環境變化的影響,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直接會影響到人體的變化。
從五行學說來講,春天在五行當中屬木,而五臟六腑當中的肝臟,在五行當中也屬木,所以中醫認為,肝臟和春天是相通的,是相互對應的,所以春天是最適合養肝的季節。
圖1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這個時候人體內的陽氣開始升發,我們要好好地去將養我們的肝臟,促進人體陽氣的升發。
那么春天該如何養肝呢?在睡眠、運動、飲食方面要注意什么呢?
一、春天容易犯困,睡子午覺能幫助養肝嗎?
春天到來以后,白天時間慢慢變長,夜晚時間慢慢變短,很容易出現春困的現象,充足的睡眠對養肝來說非常重要。
中醫有一句話說,人臥血歸肝。當我們躺平的時候,肝臟血液的回流會更充足,肝臟正常功能的維持,有賴于充足血液的濡養。睡眠充足,肝臟就能夠得到更好的休養和自我修復,肝臟功能才能變得更好。
白天處于工作狀態的時候,是一個消耗能量的過程,消耗的能量要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進行補充。營養物質的合成以及輸布,體內代謝產物,有毒物質的排除,都是在夜間睡眠時完成的。
所以夜間睡眠越充分,睡的時間足夠長,睡得足夠深,機體才能夠更好地補充能量,毒素才能夠更好地排除。
一般來說,晚上10:30之前上床準備睡覺,能夠在子時的時候,子時就是指晚上11:00到凌晨1:00這段時間,有一個比較深沉的睡眠,有利于肝臟修復,也有利于人體整個機能的恢復。白天的時候,一般上午的工作量會比較大,人體消耗也會比較多,在午時,也就是11:00到1:00這個時間段,如果能睡一覺是最好的,如果無法睡覺,安靜地靜處一段時間,對能量恢復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圖2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夜間子時有一個深度的睡眠,白天午時有片刻的休息,對養肝,對身體機能恢復,都是很重要的。
二、春天養肝該怎么運動?
春天氣溫逐漸開始回升,自然界中的陽氣越來越充足,這時應該順應四時的變化,讓機體的陽氣開始逐漸升發,主張大家多做一些室外的運動,充足地去吸收自然界給我們的陽氣,也就是陽光,多曬太陽補充人體的陽氣。
圖3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可適當做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比如太極拳、八段錦,快走、慢跑都可以。不太主張做特別劇烈地運動,特別劇烈地運動身體會出很多汗,毛孔開泄過度,陽氣就會有所損失,尤其是對于老年人。
三、春天有什么代茶飲和藥膳可以養肝嗎?
在春天前半段時間,尤其在北方地區,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這時候建議多吃一些溫補的食品。
給大家推薦一款姜棗茶,就是紅棗和生姜,或者干姜都可以。姜棗茶可以自制,非常簡單,四五片生姜,加上五六枚紅棗,用清水把生姜和紅棗煮開,煮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姜棗茶有補益脾胃,補養肝血的功效。
春天后半段時間,也就是清明以后,氣溫會驟然上升,天氣比較燥熱,容易出現肝臟升發太過的情況,比如會出現牙齦腫痛、鼻子干燥、雙目干澀等。
給大家推薦一款菊花茶,菊花有疏風清熱,養肝明目的功效,在市面上可以直接買到,買一些優質的菊花用開水沖泡就可以,非常簡單。
圖4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除了代茶飲,也有很多對肝臟有幫助的藥膳,給大家推薦一款大棗枸杞粥,大米、小米都可以,加適量紅棗、枸杞,一起煮。大棗和枸杞是比較平和的食物,一般來說多數人群都是可以食用的。如果經常上火,長口腔潰瘍、牙齦腫痛、鼻子出血,這樣的人群就不太適合吃。
四、平時按摩哪些穴位有助于養肝?
有很多穴位都可以幫助調肝,比較方便操作,找起來也比較方便的穴位,給大家推薦兩個。
一個是太沖穴,在大腳趾和第二個腳趾縫隙稍微靠上一點的位置。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刺激這個穴位,對調肝有很好的幫助。如果是偏虛寒體質,比較怕冷,經常手腳冰涼,可以用艾灸的方式刺激這個穴位,有助于升發肝臟的陽氣。如果平時比較容易生氣,或者肝火比較旺,可以針灸這個穴位,對瀉肝、疏肝有更好的幫助。
自己可能沒法做針灸,沒法做針刺,可以通過按摩的方式,用拇指的指腹對這個穴位進行按壓,要有一點力度,微微感覺到有一點疼就行,按壓到手覺得有點累的時候就可以停下來,可以在睡覺前進行按壓。
另外一個穴位是足三里穴,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穴位。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一個穴位,比較好找,在膝關節的下面。用掌心搭在膝蓋上面,手自然下垂,中指自然落到腿的脛骨上面,再把中指稍微往外側移動一個指頭的位置,摸到凹陷的部位就是足三里穴。
圖5 原創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肝臟功能正常維持,有賴于氣血的濡養,血要靠脾胃運化、吸收來的營養物質來充養,刺激足三里穴,有助于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間接地起到了養肝的作用。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