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弱視是先天的,但也有一部分弱視可能是后天才出現的。這個和弱視發生原因有關,弱視主要分為四類,也是主要的病因,包括:
1.斜視性弱視:單眼斜視形成的弱視。
2.屈光參差性弱視:雙眼遠視性屈光不正,球鏡屈光度數相差≥1.50DS,或柱鏡屈光度數相差≥1.00DC,屈光度數較高眼形成的弱視。
3.屈光不正性弱視:為雙眼弱視,多發生于未配戴過矯正眼鏡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遠視屈光度數≥5.00DS和(或)散光度數≥2.00DC可增加形成弱視的危險性],雙眼矯正視力相等或接近。一般在配戴屈光不正矯正眼鏡3~6個月后確診。
4.形覺剝奪性弱視:由于屈光間質混濁(如先天性白內障、角膜混濁等)、先天性上瞼下垂遮擋視軸、不適當的遮蓋(后天)等形覺剝奪因素所引起的單眼或雙眼弱視。
在這些因素中,屈光參差、屈光不正性弱視確實絕大多數都是先天性的。而對于斜視來說,有的斜視會出生后即斜視,也有的斜視在孩子嬰幼兒期或者兒童期出現,比如調節性內斜視或者急性共同性內斜視,那這些斜視即使生后并沒有發生,但是孩子6歲以前,還處于視覺發育沒有成熟的時間內出現,就也會造成弱視。而對于形覺剝奪的因素來講,如果是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上瞼下垂這種先天性疾病,會使得孩子生后就發生弱視,但如果還是在孩子視覺發育敏感期,發生了后天的眼內器質性的病變,眼外傷、角膜炎等,影響到了孩子的視覺通路,就會干擾孩子視力的發育,造成后天的弱視。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