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螃蟹的季節
秋天的螃蟹肉質鮮嫩,蟹黃飽滿
是很多小伙伴的“心頭愛”
但螃蟹引發的“事故”
也不在少數
說到螃蟹,我們經常聽到一個說法,就是“螃蟹死了以后不能吃”,這是為什么呢?但我們會在超市里看到一些冷凍、解凍、甚至分解開的螃蟹,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為什么死螃蟹不能吃?
超市里的冰凍螃蟹是怎么回事?
吃螃蟹有哪些注意事項?
死螃蟹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宋金龍表示,判斷螃蟹死后會不會有食用風險,主要看兩點:
第一點就是看它的菌落總數是否迅速升高,以及是否含有致病菌。第二點就是看螃蟹死后,體內會不會產生像組胺、尸胺、腐胺等有害的生物胺類物質。
研究人員在市場上購買了大閘蟹和梭子蟹兩種實驗樣本,在兩類螃蟹樣本鮮活時,以及死后24小時內的不同時間段,分別取樣,對其中所含菌落總數,以及有害生物胺進行了測定。
結果發現:大閘蟹從剛剛死亡到死后兩小時,菌落總數就呈現出了激增態勢,兩小時菌落總數增長了22%,24小時內共增長55%,死后一天的大閘蟹,已明顯出現腐臭味兒。
實驗數據顯示,梭子蟹在死后24小時,體內菌落總數開始出現激增態勢。大閘蟹在死后5小時,體內出現了有害生物胺。
專家介紹,生物胺是生物體內正常的活性成分,分為:腐胺、尸胺、精胺、組胺、色胺等。以組胺為例,微量組胺在生物細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當人體攝入過量的組胺時,就會引起食物中毒,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
組胺是一種過敏性毒物,也可以說是過敏性食物中毒,不要覺得只吃一點死螃蟹的肉不要緊,對組胺過敏的人,即使吃一口也能引起反應,比如有些人在吃了死螃蟹10分鐘~3小時就會出現癥狀,如臉頰泛紅,胸部以及全身皮膚潮紅和眼結膜充血,還有頭痛、頭暈、胸悶、全身乏力和煩躁等。
超市里的冰鮮螃蟹
在市場上我們還經常能看到冰鮮的螃蟹。同樣是死蟹,冰鮮螃蟹吃起來會不會也有安全風險呢?
在較深的海水中用網具或蟹籠捕撈的海蟹,例如三疣梭子蟹、遠海梭子蟹、日本蟳、銹斑蟳等,一些會被活著運送到市場和餐桌;另一些在條件不適宜活體運輸的時候,會采取船上急凍或到港急凍的方法,在蟹死亡之前迅速進行低溫冷凍,以確保死亡后不會有細菌孳生,避免了腐敗變質。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會看到有冰鮮的海蟹在超市里出售的原因了。
在這種情況下冰凍的死海蟹一旦解凍,就必須盡快食用,不然仍有腐敗變質的風險。
在超市和市場上的死海蟹,一般來說要么是活運到市場后死亡,被采用冷凍或冰鮮的方法應急處理,要么是冷凍的蟹解凍后出售。然而冷凍的海蟹盡管可以吃,隨著冷凍時間越來越長,口感和風味都會越來越差,所以相對而言,鮮活的海蟹還是要比冷凍的更適合食用。
還有一種死蟹采取了“熟凍”的處置方式,在蟹捕撈以后趁著鮮活迅速煮熟,然后再進行低溫冰凍。這樣處理的蟹因為已經是熟的,所以解凍后就可以直接食用。這種方法多見于進口蝦蟹,例如雪蟹、帝王蟹、面包蟹(普通黃道蟹)、北極蝦(北方長額蝦)等。同樣解凍后也不能久放,須盡快食用。
注意事項
1、蒸螃蟹水開后再蒸20分鐘
用水煮螃蟹會使螃蟹中的美味和營養成分擴散到水中,從而破壞了螃蟹的鮮美風味和營養價值。所以一般采用蒸的方式進行烹飪,而且蒸比煮的溫度高,不但熟得快,還可殺死螃蟹身上的微生物和寄生蟲等。蒸螃蟹還可以保持蟹體的完整,使其色澤紅潤明亮,同時,還減少了螃蟹胃腸內容物對蟹肉的污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蒸之前要將螃蟹洗凈。用手捏住螃蟹兩排腿根處的大蓋兩側(防夾手),然后用牙刷刷洗所有能刷到的地方。蒸螃蟹時要注意,在水開后至少還要再蒸20分鐘,熟透才可能把病菌殺死。
2、吃螃蟹可以配點暖胃食物
山東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營養科續慧超指出,食用螃蟹需搭配暖胃之物,比如姜末、食醋、黃酒,這與歷來中醫認為螃蟹性寒有關。
在中國,自古以來便認為黃酒和螃蟹同吃是絕妙的搭配。蟹雖然鮮美,但是本性屬寒,多食容易傷及腸胃,而黃酒有活血暖胃的功效,性溫和,因此歷來被認為是食蟹時去除寒氣的最佳選擇。
3、螃蟹雖美味,但別吃太多
螃蟹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尤其是蟹黃,因此螃蟹要適量食用,不宜吃太多,否則容易導致膽固醇過高。此外,螃蟹屬于涼性食物,因此脾胃虛寒的人也不適宜過量食用。
來源: 健康時報、數字北京科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