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是周末,亮亮和晶晶來到航天局學習航天知識,鄧老師(航空局的教授)給他們拿來一堆書籍給他們看,然后交代讓他們好好看書,明天給他們進行一場測驗,然后就去忙了。
亮亮:晶晶,你覺得明天鄧老師會出什么題考我們呢?
晶晶:這個嘛,你得去問問老師了,不過,如果你平時能用心學,還用擔心老師出什么題考我們嗎。
亮亮:好無聊。(唉聲嘆氣)
這時,亮亮發現了一本書,書名是航空航天歷程書,亮亮正要打開,突然書發出了一道奇異的光,接著光里透出幾個字: 中國航天。
亮亮:晶晶,你快看快看,是不是我太困,出現幻覺了?!
晶晶:明天就測驗啦,還不抓緊時間。(擺手)
亮亮:哎呀,就一會嘛,你看……
話音未落,他們就被書上的那道光卷入,等他們反應過來時,他們已經在一個火箭發射中心了。
亮亮和晶晶看著每一個從眼前路過的人匆匆忙忙,愣在原地。
“都準備好了嗎?”
“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亮亮興奮地說“我們穿越了!”
晶晶愣在原地。
亮亮向一位叔叔解釋了他們到這里的緣由,那位叔叔把他們帶去了劉主任那里。
劉主任:“那就帶你們看看即將發射的嫦娥一號吧?!?/p>
在去嫦娥發射地點時,晶晶向劉主任問道“叔叔,現在是多少年?”
劉主任和藹地說:“2007年哦?!?/p>
晶晶想到了什么,剛打算說出口,這時亮亮竄出來大聲說到:“‘嫦娥一號發射’!”
晶晶看著他(無語)。
劉主任被亮亮逗樂了:“哈哈這孩子…”
晶晶沉默了一會,問到“叔叔,你們是怎么把‘嫦娥一號’發射到宇宙中去的?”
劉主任:“‘嫦娥一號’是我國計劃的第一個探月工程,我們的發射原理是‘嫦娥一號’靠長征3號甲火箭的推力發到月球, 到了預定軌道之后火箭和衛星脫離,長征3號甲火箭的生命也就到那時候結束了。 之后‘嫦娥一號’靠著以安裝好的太陽能電池板收集太陽能轉換軌道靠近月球,根據我們的飛行計劃,‘嫦娥一號’衛星在成功發射后,將在地球軌道上經歷3次調相軌道變軌,預計于10月31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始奔向月球?!?/p>
晶晶:我明白了。
亮亮:這也太棒了吧!
亮亮:那為什么要叫“嫦娥”呢?
劉主任摸了摸亮亮的頭說:“聽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嗎?”
晶晶和亮亮點了點頭,劉主任說:“把登月飛船命名為嫦娥,既表達了奔月的行為,又包含著美麗的神話故事,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人文氣息。嫦娥這個流傳已廣的名字,可以傳播中華文化,樹立形象。借用神話傳說,寄托人民美好的愿望,更能讓海內外華人團結起來,意識到這是中華民族的工程,具有很好的號召力。”(說著看向了天空)
此時,一行人已經到達即將發射的地點,小張走向前對劉主任說:“準備就緒,就等您下達發射指令了?!?/p>
劉主任點了點頭,看了看晶晶和亮亮,拿起對講機:“開始發射?!?/p>
“5!4!3!2!1!點火!”
“西昌154跟蹤正常!西昌154…”
火光閃過,晶晶和亮亮又被卷入到了光中心。
這次他們一睜眼,看到的場景讓他們一生難忘。
他們正在一艘運行的飛船上!正在操作飛船的,是中國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叔叔!晶晶和亮亮四目相對。
亮亮:晶晶,我在做夢嗎,我在神舟五號!這我可以和朋友吹一輩子了!
晶晶:哇……
亮亮小心翼翼地走向楊利偉的位置旁,“嗨,楊利偉叔叔!你是我的偶像!”但是楊利偉一點反應都沒有,好像沒聽到一樣,晶晶過來在楊利偉眼前招了招手。
晶晶:“楊利偉叔叔看不到我們也聽不到我們說話,所以在這我們如同透明?!?端著下巴)
亮亮:啊,好吧。(失落地低下頭)
亮亮失落了一下,又開始打量飛船。
亮亮:晶晶,你記得載人航天的目的嗎?好像是……去外太空長見識!(笑)
晶晶:……你是不是沒聽鄧老師講課,載人航天是人類駕駛和乘坐載人航天器在太空中從事各種探測、研究、試驗、生產和軍事應用的往返飛行活動。其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范圍從陸地、海洋和大氣層擴展到太空,更廣泛和更深入地認識整個宇宙,并充分利用太空和載人航天器的特殊環境進行各種研究和試驗活動,開發太空極其豐富的資源。懂了嗎?
亮亮:懂了(點頭)
接下來,他們目睹了神舟五號返回艙回到地球的全過程,看見楊利偉叔叔被抬出太空艙……
他們的眼前的場景開始扭曲,那道光再次出現……
“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啦!”
晶晶和亮亮睜開眼發現自己正在一個很大的房子里,旁邊的人都在沸騰尖叫,有的甚至聲淚俱下。在聽到他們說的話之后,晶晶明白了。
亮亮:晶晶,晶晶,這是哪啊,他們在干嘛。
晶晶:他們在慶祝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那么這里就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了。
亮亮:你看(指著正前方)
在他們正前方有一個巨大的顯示屏,顯示屏正在回放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的發射過程。
晶晶: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制并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我們也算見證歷史啦。
隨后,晶晶和亮亮參觀了火箭發射的場地,了解到原來這個時候東方紅一號并不是主要從事航天科技工作,更多的是政治方面的作用——在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
晶晶:之前鄧老師說過,東方紅一號衛星,反映著當時中國的經濟、科技、社會和軍事能力發展水平,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是影響國際關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進經濟和科技進步的重要手段,對于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成功,政治意義是遠大于其它意義的。
亮亮:科學家們好偉大。(星星眼)
晶晶:對哦,當時中國面對的國際局勢是比較危險的,所以我們需要更強大的武裝力量來維護自己的國防安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東方紅一號的發射也是有戰略意義的。
這時,晶晶和亮亮看見了一群科學家們正站在不遠處,頓時他們興奮起來,向著科學家們招手,科學家們也友善地和他們打招呼,這時,夕陽照過科學家們的后背,而晶晶和亮亮站在他們的影子下。
等他們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回到了航空局,那本書也瞬間合上了,亮亮和晶晶興奮的討論著剛剛的經歷。這時鄧老師也走了過來。
鄧老師:發生什么了?
亮亮:鄧老師,剛才我們兩個穿越了!
亮亮和晶晶跟鄧老師講述了剛才的經歷,鄧老師聽完很驚訝但過了會又恢復了平靜。
鄧老師:世界上有很多事是科學解釋不通的,但讓你們經歷這些肯定讓你們收獲很多吧?
晶晶亮亮:嗯?。c頭)
亮亮:我們國家從什么時候開始對地球之外進行探索的?為什么會對航空這么執著?
鄧老師:中國的航空航天史得從明朝說起,14世紀末期,明朝的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箏。他最先開始設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后利用風箏平穩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他的行為卻鼓舞和震撼了人們的內心。促使人們更努力的去鉆研。中國的航天事業是帶有情懷的,為了一直以來人們向外太空探索的夙愿,我們一直努力著,未來也要靠許許多多像你們一樣的年輕人不斷奮斗,中國航空航天事業才能更上一層樓。
亮亮:收到,那請問老師,我們明天的測試能不能給我們點提示……
廣東科技報社融媒體中心出品
第十六屆廣東省科普作品創作大賽一等獎作品
作者:何穎、崔晶晶
來源: 廣東科技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