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腸癌是少數幾種公認篩查效果最好的癌種之一。

同樣是做內鏡篩查消化道腫瘤,胃癌、食管癌的發現對醫生技術要求較高;而大腸癌絕大部分是息肉變來的,所以在內鏡下很容易就被發現,并且還可以在檢查的同時就將息肉切除了。

通俗地來說,腸癌不是一天長成的,從息肉開始到腸癌,中間有5到10年的時間,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把癌癥消滅在未發生時。

一、這七類高危人群應盡早篩查:

1.40歲以上有兩周肛腸癥狀的人群,即有以下任意癥狀持續兩周以上:

①大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等);

②大便形狀改變(大便變細);

③大便性質改變(便血、黏液便等);

④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2.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

3.大腸腺瘤性息肉治療后的人群;

4.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

5.大腸癌手術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家族史的20歲以上直系親屬;

7.45歲以上無癥狀人群,也應做一次腸鏡了解腸道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應特別警惕。

醫生指出,臨床研究表明,上一代直系親屬中若有患腸癌的,其子女患大腸癌的概率高于普通人群5倍,所以這部分人群從35歲開始就要做腸鏡,最好每年做一次。

相關研究顯示,中國人群里面確切有攜帶致病基因突變的人群大概占了10%。這10%的病人,不能按照40歲的標準來進行篩查,有一部分病人要從20歲開始篩查,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病人,甚至要提前到10歲左右就接受篩。

二、預防腸癌,做好這幾件事

1. 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

2. 增加綠色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

3. 多吃新鮮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發霉食品。

4. 不吸煙,少喝酒。

5. 少熬夜,保證規律、充足的睡眠。

6. 拒絕久坐,適量運動,保持適當的體重。

來源: 愛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