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已是第18個世界卒中日,主題是:卒中:重在預防。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有關要求,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世界卒中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有效開展,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介入治療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腦血管病中心(海珠區腦血管疾病防治中心)主任段傳志教授組織團隊志愿者,于卒中日前夕開展了一場以“卒中識別早,治療效果好”為主題的卒中預防健康講座志愿活動。
10月27日上午,珠江醫院腦血管病中心聯合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社區內開展健康系列講座,由中心劉彥超主治醫師為群眾科普卒中相關科普知識,講課結束后,劉醫生與志愿者們還與現場居民進行了積極互動,耐心回答了大家關心的問題。街坊市民反應熱烈,紛紛表示學到不少關于“中風”預防的生活“小妙招”。
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經濟負擔高的“五高”特點,是威脅我國國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健康宣講會中,劉醫生講述了“腦卒中”概念,以及我國腦卒中治療的現狀。
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房顫、吸煙、大量飲酒、不合理膳食、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心理因素、腦卒中家族史等。在宣講中,劉醫生給市民街坊提出了不少的生活小建議。
腦卒中可防可治,要提升以預防為主的健康意識,積極參與、配合當地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單位開展的腦卒中高危人群篩查、干預等活動。劉醫生介紹了先兆腦卒中的常見甄別癥狀,以及快速判斷是否“腦中風”的技巧辦法(FAST)。
時間就是生命。及時發現腦卒中的早期癥狀極其重要,越早發現,越早治療,效果也就越好。患者在發病后要立即撥打120,并通過“卒中地圖”小程序功能找到距離最近的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卒中中心醫院,可以立刻進入卒中急救綠色通道,及時得到溶栓、取栓等急救,減少卒中致死致殘的發生。
本次活動有效幫助居民快速識別腦卒中,強調腦卒中并不可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可以有效降低腦卒中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提升了居民對腦卒中的認知。
中國康復醫學會也將持續聯合各專業委員會,發揮科技志愿總隊平臺,積極推進腦卒中防治工作,弘揚科學精神,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持續推動康復醫療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科技志愿服務是中國康復醫學會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全方位、多維度、多主題的康復科技志愿服務(如科技培訓、健康科普宣講、義診、康復醫學與健康促進基地開放日等),注重開展走進縣、鄉、基層醫療機構等開展康復科技志愿服務,弘揚科學精神,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播科學知識,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形成崇尚科學的風尚,促進全民健康素養提高。
供稿:劉彥超,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腦血管病中心
來源: 康復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