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至27日,由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主辦,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3年江蘇省骨干科技輔導員人工智能培訓班在常州市正行中學順利舉辦,本次培訓面向江蘇省內的青少年科技輔導員,特邀專家現場授課,為參培教師帶來人工智能教育發展與前景、科技創新的方向與未來以及在教學中實際案例的運用分享。來自全省的一百余位校內外科技輔導員參與了本次培訓。

學員合影

10月26日上午,2023年江蘇省骨干科技輔導員人工智能培訓班正式開始,首先由人工智能專委會邱祺蕓主持本次培訓班并致歡迎辭,熱烈歡迎各專家以及學員們的到來。

培訓現場

來自常州市正行中學的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高東梅進行了“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主題宣講。高書記以“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優秀教師代表的信”為引,指出了現代教育家精神的歷史譜系、當代坐標和遵循路徑。高書記從“科學”一詞的來源,講解了科學教育從近代中國到現代中國的發展歷程。

常州市正行中學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高東梅講話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秘書處競賽活動部副部長劉天源向參培學員詳細介紹了青少年科技輔導員相關的理論知識。從政策導向、未來趨勢和教師個人發展三個方面向學員展示通過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認證的必要性,同時也引導學員積極參與更多的科技教育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競賽活動部副部長劉天源作分享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浙江省溫州科技高級中學的謝作如老師為大家分享了人工智能支持下的中小學科創實踐。在講座中,謝老師對什么是真正的人工智能這一問題進行了解答。他認為,空有算力或模擬能力并不是人工智能,在不確定答案的時候,能給出一個正確的答案,才可稱為人工智能。謝老師為大家介紹了現階段人工智能通過學習,在音頻合成、智能修圖、動作識別等方面的成果,并介紹了多種無需代碼,中小學生也能體驗人工智能學習的軟件與硬件。培訓結束后,學員們被謝作如老師的專業知識與人格魅力折服,紛紛上臺合影。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浙江省溫州科技高級中學謝作如作講座

常州市第一中學的陸鐘興老師為大家分享了《指向學科融合的3D智能設計》。陸老師通過項目和案例解釋了學科融合的重要意義,即讓所在學段學生將其認知水平所相符的內容與實際結合起來,在展現自己能力的同時,可以做到學以致用。陸老師帶來的自行車騎行盒子、月球防衛基地、威利花房等3D創意作品,充分展示了學生在其年齡能發揮出的最大創造力。同時,陸老師也表示,如何讓學生把學科知識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是我們作為老師的重大任務。

常州市第一中學陸鐘興作講座

江蘇省啟東中學的文云全老師為大家分享了《青少年發明創造的趣味路徑》。文老師在其所構建的“科創教育‘OCPE’課程體系”中提出,科創教育要從孩子的好奇點去入手。找對了好奇點,才能啟迪學生的好奇心,培育想象力,激發創新力。在開展科技創新項目時,好的選題是至關重要的。在選題時用多種方式作為切入點,不僅從實際出發,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科技創新的路程是漫長的,這也要求我們科技輔導員,要有定力,有毅力,有堅持。

江蘇省啟東中學文云全作講座

太倉市實驗小學的張勤堅老師為大家帶來《人工智能視域下的跨學科學習創新 —— 未來教師的素質綜合素養培育》。張老師認為,運用現有的設備去進行演示的課程,不是好的課程。在實際教學中,還是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其創造能力。張老師以《一節有計算思維的“畫圖課”——從填充顏色到四色猜想》為例,展示了學科融合教學設計的樣板,體現了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發揮老師自身的“智慧”的重要性。張老師表示,基礎教學看上去和人工智能關系不大,但是做好跨學科教育,也可以對學生開展人工智能的學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太倉市實驗小學張勤堅作講座

河海大學的童晶副教授為大家帶來《編程中計算思維的培養路徑》。編程是人工智能的基礎,是人工智能底層邏輯的體現。好的編程教學方式應該是低地板、高天花板、寬墻壁。而國內編程教學卻呈現高地板、窄墻壁、尖塔的現狀。面對困境,童教授提出了趣味學編程的理論,從多角度,多方面,嘗試多種培養路線,降低學習門檻。童教授演示了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運用游戲,達到低地板教學;通過互動藝術、創意開發、游戲制作等多種途徑,體驗寬墻壁;進行足夠復雜的創意編程項目,真正理解對應語法知識和編程技巧,達到高天花板。講座結尾,童教授熱情分享了他在實際教學中編寫的所有課程材料,為參培學員打開趣味編程教學的大門。

河海大學童晶副教授作講座

南京理工大學的馬勇副教授為大家分享了《NEXT 1 or X? 智能時代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的思考》。馬教授表示,在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在各領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AIGC也應運而生。通過算法與模型,AIGC廣泛應用于生成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在這樣的發展下,不論是教師還是其他職業,都已經被智能所包圍。如何不被人工智能淘汰,教師用什么去進行突圍是重要的思考方向。馬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要充分利用實踐,讓學生通過跨學科學習,找到學生真正熱愛的東西。

南京理工大學馬勇副教授作講座

為提高科技輔導員的專業技能水平,講座當天還為學員們講解了技能實操項?。學員們在充分了解規則和使用方式之后,積極參與到項目實操中,體驗后的學員們紛紛表示這種實操活動很有意義,有助于科技輔導員的實戰經驗和知識面的拓展。

金陵中學張金俊作Enjoy AI項?講解

創索未來項目現場實操

足球無人機項目現場實操

本次培訓班的舉辦,讓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展開對人工智能教育的看法,各位專家的理論與實踐案例有碰撞,也有相互印證,給參培學員在知識和技能上帶來了提升。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協會也將持續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班,讓更多的一線教師可以參與進來,共同點亮科技之光,育強國少年。

來源: www.scied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