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科普工作者
“防火兩大忌,麻痹和大意。消防知識多一點,火災火情少一點,麻痹疏忽少一點,消防安全多一點。一人把關一處安,眾人把關穩如山。”
這是張戈編寫、收集的防火順口溜,在他的文件夾里,還備有面向覆蓋幼兒園小朋友到黨政領導干部,橫跨金融、郵政、教育、文旅等多個行業的消防安全科普課程。10年來,他以一名消防知識科普工作者的身份,不斷聲張著關于火災的消息,無論校園里還是企業中,都有他授課的身影;無論是鄉村的空地還是課堂教室,都是他科普消防知識的講臺。
實踐是創新的“源動力”
“消防知識科普工作,我們追求‘抵觸’。一個是抵達,力爭傳播得更廣;一個是觸動,使人內心深處產生觸動,使意識轉變為實踐。一開始我也是毫無經驗,只有在實踐中摸索和積累。”張戈是這樣說的,事實上他也是這樣做的。他時刻將消防科普掛在嘴邊,更銘記在心里。2009年攜筆從戎至今,他將一腔熱情傾注在消防科普事業中。
在早年間,張戈曾負責廣東電視臺的消防電視欄目《聚焦119》欄目期。如何提高消防科普的趣味性,從而牢牢吸引群眾的關注,成為他工作重點。而在大量的查閱調研后,他也在一個又一個實踐中不斷創新,打開了思維。
張戈不斷策劃生動有趣的欄目,《冬日里的溫暖“殺手”》《身邊的“炸彈”》《摩天危機》……《聚焦119》欄目在他的帶領下策劃和制作了上百部消防知識的科教片。為了使消防知識科普更接地氣,他將不同種類的消防隱患擬人為“通緝犯”,如人們所熟知的老式插電板則為“通緝犯人——老式插電板”。“進行了一些調查后,我們就開始做這樣的節目,很有趣,也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張戈在采訪中回憶道。
黑暗的通道內,煙氣逐漸模糊了人們的視線。但人們依然有條不紊地弓著腰,用濕毛巾捂著嘴鼻有序前行。別擔心,這不是真實的火災現場,而是張戈發明的“逃生疏散模擬通道”,群眾正在此體驗如何在火場中正確逃生疏散。“說千遍,不如讓大家親身體會一遍”,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張戈受到兒童大型充氣游樂設施的啟發,發明了“逃生疏散模擬通道”,后續在全省各地消防科普活動中廣泛開展演練培訓,市民在通道中通過模擬火災逃生,可體驗在火場環境下如何自救、濃煙逃生等多種火場逃生技能。“大家模擬過后,消防知識、意識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我看來,這才是‘抵觸’人心的消防科普!”
消防科普就像“分蛋糕”
“就像切蛋糕一樣,每個人想吃的部分、大小、口味都不一樣。科普其實也是這樣的,根據對象的社會屬性和工作職責,開展分眾式科普。”在多年的實踐中,張戈慢慢摸索出了規律。
“大家在白紙上寫下自己的夢想,將折疊之后里面的夢想有變化嗎?將紙揉搓之后夢想有變化嗎?如果將紙燃燒后呢,夢想還存在嗎?”為提高小學生愛護生命的意識、明白生命的意義,張戈在科普活動的現場采取了帶有象征意義的教育手法向孩子們宣傳消防安全。
這樣別出心裁的形式和方法還有很多,對青少年一種講法,對中年人和老年人,對待不同職業、崗位的人,張戈還有數之不盡的“錦囊”。這些張戈笑稱的“營銷話術”來源于對消防科普工作異乎尋常的熱愛和日復一日、念茲在茲的思考和積累。他希望找到最能打動和說服人的方式使受眾深刻了解,火作為發光體,在給人類帶來光明、溫暖和文明的同時,也伴隨著難以估量的危害。他要求自己傳播科普消防知識是生動、有趣的,而不是教條枯燥的單向說教。只有感悟生命的意義,更加主動地學習和掌握消防知識,才是消防科普的“授人以漁”。
“當時知道這個消息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學生們對于火場逃生的知識比想象中貧乏。”2018年某知名院校一女生宿舍樓著火,竟然有不少學生選擇搭乘電梯逃生。張戈在了解事情后,主動聯系院校,上門組織授課。消息一出,省教育廳保衛處提出,能否將授課對象擴大至全省高校學生?于是,史上首場面向高校師生的《消防安全總動員》的網絡公開課就這樣排上了日程。
科普文字、PPT、短視頻、消防員出警過程全記錄,張戈在日常工作之余爭分奪秒準備中直播的內容,“當時壓力確實有點大,要面對200萬的學生進行線上科普,確實是第一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張戈向記者坦言道,“大學生的認知不同,針對不同的群體,我們的科普內容、形式也應當有所變化。”
這堂消防公開課不僅開創了全國安全知識科普的先河,也為創造性開展消防科普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積累。張戈受此鼓舞,通過編創消防廣播操,發動王者榮耀為消防安全代言,聯合足球明星和動漫明星人物加入消防宣傳公益使者隊伍,攜手打車軟件、新聞客戶端等等形式,繼續著消防科普探索的腳步。
科普道路上的“詩人”
“打更人來到火災事故現場,遍體鱗傷式的虛弱,踩進烈焰撞響的走廊,以喪鐘的節拍,黑煙蝕刻進了瓷磚的珠光白。沿著樓梯慢慢上行,耷拉的坡度使時間濃稠,昏睡的灶膛唯有睫毛濕潤。風沒有聲音卻令人踉蹌……”
這是張戈查看火災現場后所寫下的詩,在消防科普工作之余,張戈的文學創作在短短幾年結出碩果。他的詩歌入選了2022年中國新詩年選,他的小說處女作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指導后發表并被《小說選刊》轉載。在他看來,文學創作和消防科普同是敘事的藝術,主旨和要旨都在于征服讀者和受眾。雙向發力,又相互滋養。
“很多火災都是在不經意間,由一些平時我們沒注意到的安全隱患引起的,但正是這些不起眼的隱患卻毀掉了許多人的生活。”談及從事消防科普工作的緣由,張戈面色沉重。談起人生的愿景,他表示自己將在科普的道路上步履不停,讓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識“抵觸”人心。
人物簡介
張戈 ,廣東省消防總隊新聞宣傳處一級助理員,榮獲由中國科協頒發的“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由中國消防協會頒發的“全國優秀消防科普工作者”,由省委宣傳部頒發的“廣東省學雷鋒崗位標兵”榮譽稱號。
2018年5月,張戈策劃和主講面向全省200萬大學生的消防公開課,2020年負責“全國勞動密集型企業復工復產消防安全網絡公開課”和廣東省中小學、幼兒園學生消防網絡公開課的組織實施工作,收獲千萬量級收看,獲得廣泛好評;2022年7月組織全省消防安全宣講員授課大賽并擔任評委。多次作為特邀嘉賓接受廣東省電視臺、廣播電臺的采訪,科普家庭火災防范和夏季防火安全知識。
曾負責廣東電視臺《聚焦119》欄目期間欄目收視率實現飛躍,策劃制作消防宣傳知識科教片《走近火速》《逃離高層火海》《不能用水滅的三味真火》等30余部,火災警示片《火痛》《十三條生命的沉痛代價》等10余部;負責的@廣東消防在全國政務微博排行名列前茅,采取生動有趣的形式在微博上刮起消防科普“旋風”,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榮獲公安部、新浪微博官方及省內多個獎項。
廣東科技報社融媒體中心出品
文字 | 陀艷
圖片 | 受訪者提供
審核 | 劉肖勇
來源: 廣東科技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