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南寧一位從不吃魚生的58歲陸阿姨得了肝吸蟲病。經過問診,醫生了解到陸阿姨的家人愛吃魚生,由于家里的砧板在使用上沒有分生熟的習慣,陸阿姨因此感染了肝吸蟲。

事實上,生熟菜板分開這個生活小細節,在很多家庭里都被忽略了。除了感染肝吸蟲病外,這個行為還可能帶來哪些危害?對此,長沙市第三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馬曦作出解答。

馬曦介紹,如果日常生活中菜板使用時生熟不分離,可能會出現寄生蟲、細菌性感染、病毒感染、交叉感染等情況。

夏季是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高發期,氣溫較高的情況下,細菌和病毒繁殖速度更快。如果導致細菌或病毒感染,很容易出現拉肚子、發燒、肚子痛的癥狀。如果導致寄生蟲感染,情況則會更加嚴重,“比如血吸蟲會從皮膚鉆到人體血管內,導致肝病、肝硬化;還有一部分寄生蟲會游走在人體的各個器官,如果鉆到大腦里會出現神志不清,鉆到眼睛則會導致人會看不清物體。”

不同的寄生蟲有不同的習慣,馬曦介紹,大部分的肉包括小龍蝦都內含寄生蟲,或可能成為寄生蟲的宿主,如果被人們吃下,寄生蟲會繼續在人體內生長。

馬曦也曾接診過不小心食入蛔蟲卵的患者,該患者因腹痛嚴重前來醫院就診。醫院在為其做腸鏡檢查時發現蛔蟲已經出現在腸道內,蛔蟲在其體內已經孵化、生長,“我們在為他做檢查的時候還能看見蛔蟲在蠕動。”在咨詢了患者病史、衛生習慣、飲食習慣以及近期是否有吃未熟的生肉等情況后,馬曦立馬對其進行處理:利用儀器先取出寄生蟲后再讓患者服用打蟲藥,并叮囑相關注意事項。“寄生蟲感染的癥狀一般不明顯,大多數表現為肚子痛和拉肚子,有些患者要進行血常規、b超、頭部CT以及核磁等檢查后才能確認體內有寄生蟲。”馬曦說。

如何預防寄生蟲進入人體體內?

馬曦建議,第一,食物要進行生熟分離的處理,生肉一定要煮熟后食用;第二,在湖區等一些不太衛生的區域,盡量不要赤腳直接接觸水域,避免血吸蟲類寄生蟲從皮膚鉆入人體內,尤其要注意防疫的衛生問題,“特別是小朋友在泥地玩泥巴、挖沙子后,家長一定要及時讓他們去洗手。”馬曦強調。
飲食方面,除了要生熟分離處理之外,不同食材最好用不同的菜板處理,而且要用澆開水等方式對菜板進行定期消毒。

馬曦建議,市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即使是蔬菜也要認真清洗,而且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來源: 長沙市第三醫院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