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類型

非常嚴重的海事事故:在加注重油期間,約300升重油從油艙透氣帽溢出到甲板上。

事故原因

1. 根本原因是沒有嚴格遵守公司加油程序。

2. 油艙電動氣動測量系統連接了機艙警報監控主系統,輪機長決定僅使用電動氣動測量系統,通過機艙警報主系統監控油艙液位和燃油含量。

3. 當輪機長認為油艙如電動氣動測量表顯示已裝至50%的時候,他指示二管輪在集控室執行電動氣動測量表的清潔凈化,之后開始手動測深。當清潔凈化完成后,測量表的讀數立即發生了變化,幾分鐘之內包括獨立的高位警報在內的警報都被啟動,艙內燃油也通過透氣帽溢出到了甲板上。

事故后果

1. 加油操作被延誤5小時。

2. 美國海岸警衛隊因船員不熟悉公司加油程序而出具了港口國監管缺陷。

3. 公司極有可能會因為油污溢出舷外而遭到巨額罰款。

事故啟示

1. 電動氣動測量表的精確性沒有進行規律性的交叉檢查,一旦此遠程測量系統失效,加之未執行手動測量程序,對加油操作的監管徹底缺位。

2. 在加油過程中測量艙內液位時,輪機長不應只依靠一種測量方式。

3. 通過氣沖方式對氣動測量系統的清潔凈化應在加油之前和規律性的在加油過程中完成。

4.在加油過程中始終要將遠程測量系統與手動測深交叉檢驗,按加油操作規程保證測量系統的精確性。

船舶供受油安全注意事項

作業前準備充分

1. 提前將作業時間、作業地點、船舶名稱等詳細計劃信息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2. 檢查管路、閥門,堵塞甲板排水孔,關閉相關通海閥門,關閉油氣可能擴散進入處所的門、窗。

3.雙方填寫、檢查《安全檢查確認表》各項內容,并雙方簽字確認。

4. 在作業區設置醒目“禁止煙火”告示牌,做好防火布置。

5. 檢查作業所使用的相關設備,確保處于良好狀態。

6. 提前備妥溢油應急設備和器材,確保相關設備隨時可用。

7. 供受油雙方以受方為主商定聯系信號,雙方均應切實執行。

8. 提前了解氣象海況信息,如遇雷暴大風天氣等惡劣海況,禁止進行供受油作業。

作業中加強監控

1. 安排足夠船員值班,當班人員堅守崗位,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掌握作業進度,防止跑油、漏油。

2. 按規定顯示危險作業信號,白天懸掛“B”字旗,夜間顯示紅色環照燈和錨燈。

3. 作業現場嚴禁煙火。

4. 值班人員加強巡邏巡視,查看管路,檢測應急設備,確保能夠及時發現溢油情況并采取行動。

5. 夜間作業建議增加值班人員及巡檢頻次,重復確認船-船界面安全檢查項目,保持高度緊張狀態,嚴格監控作業全流程。

作業后謹慎操作

1. 有效關閉所有閥門,封閉加油口。

2. 收解輸油軟管時,必須事先用盲板將軟管有效封閉,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防止軟管存油倒流入海。

3. 及時清理甲板殘油。

來源: 中國航海學會航海科普教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