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工作或學習之后
我們的眼睛就容易感覺到疲勞
很多小伙伴會不由自主地揉揉眼睛
讓自己清醒一下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現象,雖然眼皮一直合著,但揉眼睛的時候,眼前會閃爍光斑或光圈。這是視網膜受到刺激產生電信號,在大腦視覺神經中樞激起了“漣漪”。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揉眼睛時看到的光圈是什么?
這種現象有什么作用?
揉眼睛會帶來哪些不良的影響?
光幻視
揉眼睛能看到圖案的現象叫“光幻視”。也就是說在沒有任何光線進入眼睛的情況下,也能讓人感受到光。
在人的眼球內,有個叫做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神經元,它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接收人看到的信息,而這些信息來源于視網膜(眼球壁的內層薄膜)上的感光細胞。
我們之所以能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就是因為當光線進入眼睛,刺激到這些感光細胞,然后把看到的反饋給了神經元,但是這些細胞根本無法區分刺激的類型,所以當你按壓眼睛時,它們受到壓力,就會被激活,還以為是光來了,就會出現“光幻視”現象。
有時在睜眼之后,光幻視還會持續一陣,投在你看到的事物上,但很快就會消失。
還有一類光幻視出現在打噴嚏、劇烈咳嗽、擤鼻涕、腦袋被撞或因低血壓頭暈時(比如突然站起身來)。雖然眼球沒有直接受到刺激,但這些情況可能間接壓迫到眼球,或使視網膜血管暫時缺血,從而刺激到大腦的視覺皮層。
光幻視對于正常人或許沒什么意義,但對于盲人來說卻是一道曙光。科學家已經成功利用電極刺激盲人大腦,觸發了他們的光幻視,這將有望幫助盲人重獲視覺。
光幻視的應用
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JCI)》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西班牙米格爾埃爾南德斯大學聯合荷蘭神經研究所和美國猶他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通過用一種基于大腦皮層內微電極的新型植入物,成功讓一位57歲的盲人女性恢復部分功能性視力。
盲人女性Gómez回憶說:"前三個月,也就是研究計劃要持續的時間,我們沒有取得什么進展,但我堅持要延長。就從有一天開始,我能分辨出強度的變化。它們就像非常亮的亮片。隨著參數的變化,我強烈地看到它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Gómez所說的 "亮片 "就是光幻視,該研究負責人、UMH生物工程研究所生物醫學神經工作組主任Eduardo Fernández解釋說:“光幻視是作為視覺空間中的一個特定點出現的。視網膜在大腦皮層中有一種與視野相連的"地圖 "。當刺激某個部位時,我們就會看到一些特定的東西。”
起初,研究人員一個接一個地激活電極。因此,它們只產生一種光幻視。Gómez回憶說:“我最初看到了一個點。”然后研究人員增加了刺激的復雜性,并增加了同時激活的電極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個學習過程,這意味著,通過適當的訓練,它會變得更容易識別不同的模式。
盲人女性Gómez說:“我開始看到窄條、寬條、方條……然后我學會了區分圖案,我開始可以感知人的臉和狗狗的臉。我甚至可以玩一個簡化版的吃豆游戲。可以說,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型的微電極植入物可以安全地用于人類。它們通過電刺激穿透大腦皮層,并安全地誘導視覺感知,分辨率要比以前高得多。研究主任Fernández說:“用這種微電極誘導視覺所需的電流也要比放置在大腦表面的電極所需的電流少得多,這也意味著更安全。”
總之,該研究結果證明了通過大量電極對人類視覺皮層進行慢性皮層內微刺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顯示了它在恢復盲人功能視力方面的巨大潛力。
揉眼睛
需要提醒的是,盡量少用手揉眼睛。我們的手每天都要接觸很多東西,難免會沾染上很多細菌或病毒等,而揉眼睛容易把這些東西帶進眼里,引起眼睛發炎等眼科疾病。
特別是對于散光患者來說,長期的揉眼會對角膜產生壓力,可能會改變角膜表面的形態,從而造成某一個軸向的散光變得更為嚴重。本身患有眼疾的患者揉眼會加重病情。例如,圓錐角膜的患者也是一定不能揉摸眼睛的。
圓錐角膜是以角膜擴張、中央變薄向前突出,呈圓錐形為特征的一種眼病。它常造成高度不規則散光,晚期會出現急性角膜水腫,形成瘢痕,視力顯著下降。這類患者的角膜非常脆弱,揉摸按壓可能會加劇病情,對視力造成更大的傷害。
出現眼部發癢,眼睛干澀的情況的時候,可以選擇滴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進行緩解,或者****用干凈的紙巾輕輕擦拭眼角。如果情況持續沒有好轉跡象的話,及時尋求醫師的幫助。
來源: 中國生物技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