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
都有很直觀的一個感受
隨著年齡的增加,自己變得越來越矮
這是為什么呢
在大部分人看來,“人老矮三分”是衰老的正常現象,發現自己開始變矮的時候往往是任它去了,但其實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延緩這種情況。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老年人為什么會變矮?
有哪些緩解的方法?
老年人還要注意哪些事項?
人老變矮
人的身高主要是由下肢長骨和脊柱組成,脊柱位于背部的正中線上,是軀干的中軸骨。脊柱幼年時共有33個椎骨,由于骶椎和尾椎的融合,成年后只有26塊骨,由24節椎骨,一塊骶骨和一塊尾骨構成。
椎體之間由椎間盤連接,椎間盤是由彈性纖維構成,可以壓縮,在承重情況下會壓扁,壓力釋放后能恢復原狀。
年輕時椎間盤含水分比較高,70%-80%的比例是水分。隨著年齡增長,椎體之間的椎間盤會逐漸失去水分和彈性,這種狀態下被壓縮后就不會恢復原狀,這么多椎間盤水分丟失累積的結果使人的高度變矮,這是老年人身高變矮的一個原因。
除了椎間盤變薄外,各椎體可能因骨質疏松而漸趨坍塌。椎骨支持能力不足,受壓后塌降變矮,有時甚至發生壓縮性骨折。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夏維波教授進一步解釋:骨質疏松癥在疾病開始階段是沒有癥狀的,骨量都是悄悄丟失,對于老年人常抱怨的腿腳疼痛、關節疼痛等,無法判斷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還是骨質疏松癥造成的。
一般來說,除了疼痛,老年人如果發現自己出現駝背、身高變矮,尤其是比年輕時身高降低了4厘米以上,很可能因骨質疏松癥造成了椎體壓縮性骨折,需盡早到醫院治療。
此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由于肌肉力量下降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習慣的原因,脊椎生理曲度會逐漸增大,脊椎椎體前部負重量大,使脊椎前傾,形成駝背,這種狀態下也會讓身高會矮很多。
如何延緩變矮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老年病科主任田金洲表示:導致老年人的身高變矮的原因很多,我們不能也不該任其自由惡化。特別是骨質疏松因素,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其進程的。
1、定期檢查骨密度
骨質疏松癥的早期篩查很重要,體檢的時候骨密度應該是必查項目,尤其在40歲后。
40歲以后進行骨密度測試,如果結果還不錯應繼續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已經骨量減少應給予適當干預,除生活方式干預外,還應加強鍛煉,并提升鈣、維生素D等營養的攝入;如果骨密度還是太低,當骨密度T值≤-2.5(正常參考值在1到-1之間),也就是骨密度低于正常同性別青年人骨峰值2.5個標準差時,即為骨質疏松癥,應接受剛抗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治療。
2、飲食補鈣
《中國居民每日膳食(2016)》中建議的鈣攝入量是:孕期、哺乳期女性以及5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1000毫克/天。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于康指出,最核心的膳食來源是通過乳制品。乳制品的鈣吸收率比較高,是非常重要的鈣來源。基本上100毫升奶能提供100毫克鈣,而且比植物性食物來源的鈣更容易吸收。
3、適當運動
運動有助促進鈣質在骨骼沉積,老年人要有針對性地訓練上下肢,多練習負重擺臂快走,做八段錦、太極拳;也可練習靠墻下蹲或仰臥舉腿,增加髖關節、下肢力量。
骨質疏松就吃鈣片嗎
在大部分觀念中,年紀大了總要骨質疏松的,如果骨質疏松了吃點鈣片就行了,湖州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邱蔚表示:鈣片不能治療骨質疏松。因為鈣片就像造房子的水泥,光有水泥造不了房子,需要在補鈣的基礎上,補充維生素D,選用增強成骨、抑制破骨的藥。
醫生提醒,預防骨質疏松要從年輕時就開始加強運動,還要確保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對于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要積極治療,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為保護骨骼健康,盡量不要熬夜,老年人也要保證每晚7個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此外還要遠離煙、酒、碳酸飲料等,因為長期吸煙和大量飲酒會加速骨量丟失,出現骨量低下,易發生骨質疏松,碳酸飲料也會降低鈣的吸收。
來源: 科普湖南、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