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水返壑,風落木歸山。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進入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也是一年之中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

對于古人來說,霜降是一場美景。不管是樹木還是花朵,當它們表面凝結出一層白霜時,世間的萬物都變得那么清逸出塵。然而,清冷的空氣吸入鼻腔帶來的不僅是舒爽的氣息,還會讓你的呼吸道極速收斂,從而引發感冒、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

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副院長劉文禮

10月23日,河南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仲景學院)副院長劉文禮,為大家解析霜降時節呼吸道的養護小“妙招”。

“人體的呼吸系統與外界直接相通,外界的氣候變化、空氣質量變化等很容易對呼吸系統產生直接的影響。”劉文禮告訴記者,古代中醫就認為“肺為嬌臟”,指的就是肺為清虛之臟,外合于皮毛,開竅于鼻,外邪入侵容易自口鼻或從皮毛而入,從而引起呼吸系統的病變。而秋冬之交,氣溫下降幅度大,空氣也變得更加干燥,空氣中的顆粒污染物容易沉積,不易消散,為一些病毒、細菌的傳播提供了載體,同時由于秋冬季節天氣寒冷,人的運動量減少,機體代謝減慢,人體的抵抗力也有所下降,這也是秋冬季節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的主要原因。

警惕鼻炎偷襲

有人多喜歡秋天,就有人多討厭秋天,因為對于“鼻炎星人”來說,秋季轉冬季的時候就像在“渡劫”。

“霜降來臨,晝夜溫差明顯增大,有些人莫名出現噴嚏不斷、鼻塞鼻癢、流清水鼻涕、流眼淚、頭疼、頭暈等癥狀,好多人都以為是感冒,吃藥也不見好,其實可能是季節性鼻炎。”劉文禮說,鼻子作為主要呼吸器官,容易受到晚秋時節冷空氣刺激,加上這時空氣濕度相對較小、浮塵增多,過敏原增加,人們又沒有及時佩戴口罩,導致鼻炎患者發病增加。

那么,對于鼻炎患者來說,應該如何保養我們的呼吸道呢?劉文禮表示,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增添御寒衣物并佩戴口罩,就像給鼻子穿件“保暖衣”一樣,這樣能快速并有效地減少冷空氣對鼻黏膜的刺激。其次,在室內時,應堅持每日通風,保持空氣濕度,避免過度使用暖氣、空調,導致鼻腔干燥。

中醫認為,鼻炎是由于肺、脾、腎三臟氣虛,外加風寒所致,寒涼生冷的食物易損傷肺脾陽氣,加重虛寒癥狀,故寒冷季節鼻炎患者應少食寒涼生冷的食物,例如各種冷飲、冰鎮酒類、生拌涼菜、螃蟹、梨等食品,要多吃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及胡蘿卜素的蔬菜水果、谷物等,可緩解癥狀。

劉文禮提醒大家,過敏性鼻炎患者的臥室內最好不要鋪地毯,不用羽絨類被褥,也不要存放有刺激性氣味的物品,被褥應經常洗曬,以防螨蟲及其分泌物誘發的過敏性鼻炎,對動物皮毛過敏者忌養寵物,對花粉過敏者不要在室內擺放花草。

“已經出現鼻塞、流鼻涕等鼻炎癥狀的患者,可以通過用毛巾熱敷的方式來緩解癥狀。”劉文禮說,如果兒童在家出現不適情況,不建議家長用生理鹽水為孩子進行鼻腔沖洗,操作不當反而容易出現嗆水等問題。

補一年 不如補霜降****

俗話說,“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那么,如何溫補的同時又降秋燥?“霜降節氣,人體陽氣是由收斂到潛藏轉化的重要時期。由于氣溫變冷,空氣干燥,所以此時的飲食進補要注意以平補為主,選用性味平和、溫潤的食材,如雞鴨魚等肉類,核桃、黑芝麻、松子仁等富含油脂的果仁,蘿卜、冬瓜、絲瓜等蔬菜,銀耳、香菇等菌菇類,可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燉湯、熬粥等烹飪方法。”劉文禮說。

秋冬季節天氣干燥,湯和粥類飲食既容易消化吸收,又有利于及時補充身體水分。朋友們可以根據體質情況,選擇相應的食材制作。比如用銀耳搭配百合、梨子、冰糖制成的銀耳百合羹,就有潤肺清燥的作用;用銀耳搭配蓮子、荸薺、冰糖制成的銀耳蓮子羹,具有潤肺養心的作用。

對于現在網上流行的《清肺拍打操》,劉文禮告訴記者,秋冬季節天氣寒冷,不適合大量劇烈的戶外運動,為了增強體魄,提高疾病預防能力,可選擇一些運動量適中的運動方式,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在秋冬季節戶外或室內可根據個人體質情況合理選擇習練。

“除了以上運動方式,我們還可以通過經絡推揉或拍打起到養護肺臟的作用。肺經起行于人體的胸部,走行于上肢內側前緣,止于拇指末端。”劉文禮說,拍打時五指并攏,虛握手掌,順著肺經循行路線,自上而下拍打,兩手交替進行,每次拍打1至2分鐘,動作要輕柔,可在早上、午后根據身體情況合理安排鍛煉,具有疏通肺經、宣肺理氣的作用。

來源: 大河網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