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聯手物聯網,構建未來智慧生活

:物聯網對大數據的價值體現在那些方面?

**作者:**毫無疑問,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近些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可穿戴式設備的普及,以及物聯網領域相關技術(芯片、傳感器、電池技術、屏幕等)的快速發展,智能硬件方面的新產品層出不窮,不僅快速進入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時還被諸多企業應用到實際生產環境中。這也促使數字信息總量的急劇增長。物聯網作為大數據的重要來源之一,隨著物聯網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推廣應用,傳感器在每分每秒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 物聯網的核心價值之一在于其產生的數據,而數據就是資源、財富,是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發展的新能源。當前以數據為驅動的企業越來越多,需要獲取多維度的實時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形成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大數據已經成為IT業全新的制高點,而基于應用和服務的物聯網將推動大數據更廣泛的融入到各行各業中,為用戶提供實時的、定制化的服務。 物聯網采集數據通過收集來自感知層、網絡層以及應用層的眾多數據,然后將這些數據傳送到云平臺進行分析加工。由于物聯網傳感器產生的數據具有異構性、多樣性、碎片化、非結構化、時空域、含噪等特性,這就需要新型的數據存儲和處理技術來支持。而大數據技術可支持對物聯網產生的海量數據進行更深層次分析和應用。

物聯網產生的大數據處理過程可以歸結為數據采集、數據存儲和數據分析三個基本步驟。數據采集和存儲是基本功能,而大數據時代真正的價值就蘊含在數據分析中。

**問:**您認為物聯網和大數據的關系是?物聯網對大數據的發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作者:**物聯網產生大數據,物聯網是大數據的最重要來源之一(大數據來源主要有三個:物聯網、互聯網和移動網互聯)。物聯網的系統性更強、輻射的范圍更廣。物聯網不僅僅是傳感器,而是提供支撐智慧城市的一個基礎架構,物聯網的存在使這種基于大數據的采集以及分析變成了一種可能。 目前網絡上產生的數據量大于物聯網產生的數據量,這主要是受制于物聯網概念、設備的普及和相關技術的發展。物聯網已被定義為中國戰略性產業,寫進了“十二五”規劃,隨著行業發展的日益深入,傳感器數量的增多,其產生的數據量級要遠遠超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產生的數據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 當前,隨著物聯網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來自傳感器和設備的數據不斷產生,如:對基礎設施的監控、環境感知、智能家居、樓宇信息、人體數據、交通運輸設備等。物聯網的普及讓越來越多的數據匯入到信息網絡,進一步緊密地聯系了信息網絡系統與物理世界。 因為有了物聯網,有了更多的傳感器,使得大數據分析系統能即時獲取到數據的維度越來越多、數據量越來越大,從而進行數據分析的價值變得愈加重要。數據的挖掘,原本是對于歷史數據的挖掘,而現在是對于實時數據的挖掘、基于數據對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驗證了物聯網以及相關技術和產生的數據在推進著大數據領域應用和相關技術的發展。

**問:**物聯網如何與大數據結合,構建未來智慧生活?您能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物聯網+大數據是如何構建未來的生活場景的嗎?

**葛涵濤:**要真正構建智慧化生活的美好場景,物聯網和大數據結合必不可少,事實上,物聯網不僅僅是各種設備的連接,它的精髓在于精準地服務于人。在物聯網分類體系中囊括了眾多應用領域,智慧城市作為物聯網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其中包含了眾多應用場景,包括:智慧小區、智能樓宇、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物流、智慧醫療、智能交通、智慧校園等。

以智能家居舉例,智能家居設備(冰箱、洗衣機、微波爐)將能通過傳感器自動檢測自身故障,并將故障數據發送給廠家售后服務中心的服務器,服務中心根據故障情況判斷為用戶提供那種維修服務。當服務中心的云系統對海量的設備故障數據進行了分析后,甚至能在設備出現故障前,向用戶進行預警。

以智能交通為例,最普通的就是進行車輛追蹤,可以通過攝像頭采集車輛數據,當鎖定一輛車后根據車輛的特征或車牌號等信息,實時的追蹤到車輛的行走路線和位置。目前,智慧交通領域的解決方案已經能通過布置在全市各個路口、道路兩側、道路下的傳感器獲取到海量、多維度的交通數據,并進行分析比對,從而較全面的進行整個城市環境下的交通狀況監控并發布相應的道路狀況信息,在導航應用App中也可以實時瀏覽路況擁堵信息,為駕駛員選擇最佳路線。但是這仍是一種事后分析和處理的機制,未來智能交通的使用場景中,智能導航和交通流誘導系統一定是基于大量的、多維度的、實時數據進行分析的,在車輛出發前就給規劃出最佳導航路線,并在行駛過程中進行智能化調整,而不是在事后進行處理。

數據自物聯網產生,大數據助力物聯網。物聯網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的深度融合,不僅加快了智能化的發展,還促進了需求在應用層面上的落地。我們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物聯網+大數據將幫助我們把衣食住行變得更加方便、更加簡單。

作者:葛涵濤 中關村智能硬件產業聯盟副秘書長。

來源: 中國科技新聞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