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過量
會給身體帶來嚴重影響
不僅對肝臟有害,大腦也會受到損傷
進而增加患癡呆的風險
近日,“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刊登了四川大學華西第四醫院老年醫學/神經內科副主任萬洋分享的一個病例:
一位40歲的男患者,因反應遲鈍、性格改變前來就診。仔細詢問病史,發現他長期大量飲酒,當經過了臨床評估、神經心理測驗、抽血檢查、頭顱MRI、腦脊液檢查等等,發現他葉酸、維生素B12缺乏、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最終診斷為“酒精性癡呆”。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喝酒為什么會導致癡呆?
最安全的飲酒量為多少?
如何減少喝酒對身體的傷害?
酒精性癡呆
2018年《柳葉刀》的子刊《The Lancet Public Health》發表了一篇納入100萬數據的研究,結果表明,大量飲酒是造成癡呆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尤其是早發性癡呆癥。
世界衛生組織將慢性大量飲酒定義為男性平均每天攝入超過60克純酒精和女性平均每天攝入超過40克的純酒精。
該研究用大數據長時間證明:大量飲酒和酒精使用障礙是所有類型癡呆的主要危險因素(不只是“酒精性癡呆”)。65歲以下、有酗酒史的患者有57%患上了癡呆。
即使是少量到適量飲酒,也會對大腦造成損害。一項發表于《自然—通訊》的研究結果發現:飲酒與大腦體積減少之間存在關聯,即使是輕中度飲酒也會對大腦造成傷害。
每天平均飲酒量不到一個酒精單位(約相當于半瓶啤酒),大腦體積就會開始減少。隨著每次飲酒量的增加,減少的大腦體積就會增多。
對于50多歲的人群,如果從不喝酒轉變為平均每日攝入一個酒精單位,其大腦相當于衰老了0.5歲;從日均攝入一個酒精單位提升至兩個單位,大腦相當于衰老了2歲;在更極端的情況下,從不喝酒到每天攝入4個單位,相當于大腦衰老了超過10歲。
安全飲酒量
有一種說法是:大酒傷身,小酌怡情,少喝一點有益健康。其實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柳葉刀》早在2018年就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飲酒量為0,也就是說,不喝酒對健康最有益。
英國劍橋大學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19個高收入國家和地區的83項研究,涉及近60萬人的數據,結果顯示:喝酒沒有一點好處,無論多少都會提高患病風險甚至減壽。
美國癌癥研究所和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聯合推出的第三版《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癥預防全球報告》指出: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飲酒與6種癌癥密切相關,包括口咽喉癌、食道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即便少量飲酒或酒精飲料,也會增加患癌風險。
對特殊人群來說,酒精的危害更大。
妊娠期婦女如果飲酒,會抑制影響新生兒免疫系統,使新生兒出生后容易受到各種病原體的感染,并且這種影響可伴隨其至成年;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臟器功能還不完善,即使少量飲酒,學習能力也會有所下降,反應速度變得遲緩。
減少傷害
如果喝酒無法避免,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降低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1、不要空腹喝酒
喝酒前吃點東西,食物和酒精中和,酒精的濃度會有所稀釋,這樣能減少對胃壁的刺激,還可以延緩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2、喝酒不要猛灌
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臟等器官的損傷要大于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僅易醉,而且對胃等器官的損傷更大。
3、不要混著喝酒
各種酒混在一起喝,會讓人不自覺地飲酒過量。兩種以上的酒混著喝更容易引起頭昏、惡心、嘔吐,以及其他中毒癥狀,對人體傷害增大。
4、多喝開水
在喝酒間隙多喝白開水,可以加速酒精從尿液排出,減少肝臟負擔;酒后及時喝果汁或者熱湯,對肝臟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來源: 生命時報、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