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世界衛生組織
發布猴痘疫情暴發預警
稱猴痘病毒可能
進一步傳播
世衛組織21日數據顯示,5月13日以來,世衛組織3個地區辦事處的12個未流行猴痘病毒的國家已報告了92例確診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當地時間22日,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以色列、瑞士和奧地利近兩天也報告了猴痘確診病例,此輪報告確診病例的國家已增至15個。世衛組織警告說,未來可能會發現更多猴痘病例。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什么是猴痘?
猴痘的傳播方式有哪些?
如何預防猴痘?
猴痘
猴痘是一種猴痘病毒感染導致的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自1980年世界上消滅天花后,猴痘病毒已成為最嚴重的正痘病毒,在非洲部分地區呈散發態勢,主要在非洲中部和西部,通常在熱帶雨林附近,并且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城市地區。
猴痘病毒的動物宿主包括一系列嚙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猴痘雖然聽起來像是一種來自猴子的病毒,其原因是因為在1958年,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猴子身上發現了該病毒,并將其命名為猴痘病毒,但主要攜帶和傳播這種病毒的其實是老鼠、松鼠等嚙齒類動物。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表示,感染猴痘的最初癥狀包括發燒、頭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結腫大、發冷和乏力。患者有時也會出現皮疹,通常先發生在面部,然后發生在身體的其他部位。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稱,在非洲,每10名感染猴痘的人中就有1人可能喪命。
世衛組織指出,猴痘病毒有西非進化枝和剛果盆地(中非)進化枝。據記載,該病毒西非分支的病死率約為1%,其剛果盆地分支的病死率可能達10%。目前,英國只發現了西非分枝的毒株,其他地方的病毒測序信息還是未知數。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稱,感染猴痘的兒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出現重癥,懷孕期間感染也可能導致并發癥。
猴痘傳播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稱,猴痘可通過接觸別人呼出的大液滴、接觸受感染的皮膚病變、受污染的物質傳播。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指出,人際傳播被認為主要通過大的呼吸道飛沫進行,而這些飛沫的傳播一般不超過幾英尺,因此需要長時間面對面接觸。
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表示,猴痘也可通過人體間的密切接觸或通過接觸感染者使用的衣物、毛巾或床上用品傳播。UKHSA表示,它不被視為性傳播感染,但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傳播。
在西非和中非部分地區,人類也可能從受感染的野生動物身上感染該病毒。如果某人被受感染動物咬傷或觸摸過受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水泡或痂,可能會感染該病毒。此外,猴痘也可能通過食用未煮熟的受感染動物的肉而傳播。
如何預防
目前沒有猴痘的針對性治療藥物或基于猴痘病毒制備的疫苗。
臨床上主要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美國FDA于2018年7月13日批準Siga Technologies公司的Tecovirimat膠囊上市,用于治療天花。Tecovirimat靶向正痘病毒屬VP37蛋白并抑制其活性,阻斷其與細胞GTPase和TIP47的相互作用。在動物研究中,tecovirimat顯著提高了猴痘感染動物的存活率。
既往的一些信息證明,接種天花疫苗可以預防猴痘感染并減輕感染后的臨床癥狀,有天花疫苗接種史的人感染猴痘的風險比沒有接種的人低5倍。
不過,自我國根除天花后,天花疫苗已不再進行常規接種。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猴痘病毒的動物(嚙齒動物、有袋動物、靈長類動物)及其接觸過的物品,并應避免食用或處理野生野味。
對于境外同胞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是應避免前往有疫情發生的非洲森林,避免接觸可能受感染的動物,包括土撥鼠、猴子等。一旦發現猴痘病例,及時采取隔離措施,避免人際之間傳播。
來源: 科技日報、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