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表象】
“爸爸媽媽,我給你們提一個意見?!泵恐芤淮蔚募彝ダ龝希やh一開始就直截了當地說。
“有什么意見盡管說?!彪m然有點意外,但是肖鋒的父母還是強裝鎮靜。
“我不喜歡你們平時對我總是采取命令的方式說話,有什么事情好好說,我希望我們可以平等交流……”肖鋒的話直言不諱,讓爸爸媽媽陷入了沉思。
【原因分析】
相信類似于肖鋒父母遇到的這種情況,其他父母也極有可能曾經遇到過。為什么孩子會突然產生這樣的想法和言行呢?
一種原因是孩子對于我們平時的管理方式存在意見。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我們家長無論如何用心盡量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但是因為我們不是他們,總會有一些想得不夠周全、做得不夠周到、方法不夠得當的情況出現。因此就會讓他們感覺到不舒服,自然也就會對我們的管理教育方式產生質疑,甚至有時候還會有一些抗拒表現。
再一種原因是孩子想要表達自己的意愿或主張。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會不盡相同。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也會對周邊的事物產生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并不見得就和父母的完全一樣,甚至有時候會是完全不一樣。產生了之后他們就想要表達出來,如果家長沒有注意也沒有給予他們適當的表達時機,他們就會產生更加強烈的表達愿望。
【解決建議】
面對孩子提出的平等交流的要求,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下些功夫:
一是給予孩子表達自身意愿的機會。父母作為家庭管理的主持者,要善于營造一種公正、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但不要急于把自己作為家長的結論性觀點早早表達出來。其實,許多時候,孩子們的一些問題并沒有多大的解決困難,甚至有時候等你靜靜聽完他們完整的敘述之后,家長根本不用說話答案已經自然浮現出來了,家長的火急火燎顯得沒有必要。
二是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善于欣賞是既有利于孩子又有利于家長的一件省心省力的事情。試想,當你面帶微笑眼含鼓勵讓你的孩子盡情表演,然后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熱烈掌聲,結果會怎么樣?沒錯,絕對是您和孩子彼此都很高興。但是,如果帶著一張挑剔的嘴巴,用指責和批評代替微笑和鼓勵,肯定您和孩子誰都不會高興,而且還會給以后類似的事情留下不良影響,甚至會出現孩子拒絕參與類似事情。
三是經常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家長還要有一項必備技能,那就是反省。我們要經常復盤自己對孩子的管理工作,反思過程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當,說過的話語是否穩妥。孩子的管理工作是環環相扣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了紕漏都會影響接下來的工作,倘若粗心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問題。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也要與時俱進,盡量避免使用命令式的口吻說話,這樣會有效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發生。
【經驗總結】
1.注重傾聽孩子的想法。努力理解言語背后的感受和心理需求。大多溝通問題都源自于孩子的這種心理需求未受家長關注。
2.不要好為人師。孩子剛開口沒說幾句,家長就滔滔不絕把自己的主觀意愿企圖強加給孩子,大多時候這些講話是文不對題。
3.避免一言堂。自認為自己是家長,什么都要自己說了算的“一言堂”做法完全不可取,勢必會造成溝通障礙甚至家庭矛盾。
來源: 柳州市科普作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