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好發于60歲以上,恰逢大多數男性退休年齡,前列腺癌又被戲稱為“退休癌”。日常生活中,尿頻、尿急、尿不盡......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困擾著很多中老年男性。但是前列腺會癌變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會轉化為前列腺癌嗎?我們應該怎么去預防。

案例

59歲的李先生即將面臨退休,平時吃好喝好睡好,身體無憂,感覺健健康康的。2022年1月單位體檢前,也沒有察覺身體有什么異樣,除了輕微的尿頻。很快,體檢報告出爐,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輕微升高,達到4.45ng/ml。起初,李先生沒有太在意,醫生告訴他升高因素的很多,可以先觀察,做好定期復查。2022年5月和9月,李先生遵照醫囑進行復查,PSA值卻一直沒有下降,9月復查PSA值升高到了5.77ng/ml,通過前列腺核磁共振檢查提示前列腺增生,沒有發現腫瘤征象。不過,考慮李先生的PSA值持續上升,且幅度較大。為了進一步探明原因,醫生建議行前列腺穿刺活檢。

“核磁共振檢查都沒事,我不信會患前列腺癌。”起初,李先生不愿意穿刺活檢,認為PSA檢測不僅針對前列腺癌,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都可能導致升高。在詳細分析李先生病情后,他最終同意了活檢。檢測結果出來,李先生病理確診為早期前列腺癌,并于2022年10月進行了前列腺癌根治手術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康復,李先生的PSA值降低到0.01ng/ml以下,治療效果良好,達到了臨床治愈。

泌尿系統發病增長率最高的癌癥

前列腺器官是男性專屬腺體,位于膀胱直腸之間,常經直腸行指檢可觸摸到前列腺。前列腺一般如同“板栗”大小,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大。

前列腺可分為外周帶、中央帶、移行帶和尿道周圍腺體區。所有良性前列腺腫瘤——前列腺增生結節,大部分發生于移行帶和尿道周圍腺體。而前列腺癌則指前列腺的組織細胞受到致癌因素的影響而發生的惡性增生,這些癌變結節常發生在外周帶,其癌細胞可隨著血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分。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在世界范圍內其發病率在男性所有惡性腫瘤中位居第2位。前列腺癌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一般在50歲以后發病,70歲以后前列腺癌發病率呈指數增長。近年來,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體檢意識的增強,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現已成為泌尿系統發病增長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遺傳、吸煙和高動物脂肪飲食可增加發病風險

導致前列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尚不完全明確,目前已經肯定的因素有種族、年齡和遺傳因素。其中,前列腺癌的遺傳因素很重要。據統計,前列腺癌患者的兄弟比其他人發生前列腺癌的風險高3倍,且更容易早年發病。

其他可能因素有性激素的水平、吸煙、肥胖等因素。多個研究分析顯示吸煙與肺癌發生的關系最大,其次為心腦血管疾病,吸煙者患前列腺癌的比例更高。

此外,前列腺癌與飲食有一定關系。高動物脂肪飲食可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病風險,維生素E、硒等攝入不足也是其危險因素。

早期多無特異癥狀,與前列腺增生相似

前列腺癌在疾病早期與前列腺增生的癥狀一致,兩者本身可以同時存在,因此早期癥狀并無特異性。

當腫瘤壓迫尿道或侵犯膀胱、輸尿管末端,會引起排尿困難、血尿和腎積水等癥狀。由于前列腺癌容易通過血液轉移到骨骼,所以有相當部分患者因骨痛癥狀到醫院就診。此時,即確診為晚期前列腺癌。因此,早期的檢查并及時治療非常重要。

直腸指檢聯合PSA是最佳篩查方法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有高度前列腺器官特異性的一種蛋白。通過抽血檢查PSA,結合患者癥狀以及其他檢查,可以對前列腺癌進行早期診斷、追蹤病情發展。

正常情況下,一般將0~4ng/mL作為前列腺癌的正常參考范圍,但正常PSA并不能排除前列腺癌的風險,只不過是患癌的風險相對較小而已。當PSA介于4~10ng/ml是,中國人群發生前列腺癌的風險為25%。當PSA>10ng/ml時,患癌風險則呈指數升高,可高達66%左右。

不過,PSA不能完全判斷是否患前列腺癌,以及前列腺癌的病情,因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尿潴留、尿道操作等皆可以導致PSA的升高。臨床上,當PSA值異常,醫生會通過直腸指檢進行聯合篩查,這也被公認為早期前列腺癌篩查的最佳方法。

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法初步判斷罹患前列腺癌,那么進行穿刺活檢則為診斷的金標準。

戒煙酒、多吃西紅柿和豆制品

50歲以上男性建議每年做PSA檢測

從前列腺癌的發病危險因素來看,可以通過戒煙酒、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以及改變生活環境等方面進行預防。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食用富含植物蛋白的豆類食品。有研究發現,多吃西紅柿、豆制品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發病風險,綠茶也可能是預防因子;平時多注重運動,鍛煉身體;戒煙酒,少熬夜,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等。

PSA仍是早期前列腺癌檢出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根據2019版CUA指南推薦,建議以下人群最好每年進行PSA檢測和其他相關篩查。

1.年齡超過50歲男性;

2.年齡>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

3.年齡>40歲且基線PSA>1ng/ml的男性。

前列腺兩問

1.前列腺鈣化就是前列腺炎嗎?

不是的。

正常尿液中含有很多結晶鹽成分,如鈣離子、鈉離子等,男性排尿或射精過程中,前列腺及尿道的肌肉收縮等因素會導致尿液逆流從各開口逆流入前列腺組織內部,時間久了,這些結晶鹽成分逐漸沉淀下來就形成了細小結石或結晶,在彩超上表現為鈣化灶。而前列腺炎分急性和慢性,又可分為細菌性和非細菌性。絕大部分患者,特別是青壯年患者都是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則是前列腺區域的無菌性炎癥,大部分前列腺鈣化的人會并發慢性前列腺炎,但兩者不是一回事。前列腺鈣化一般不需要處理。而慢性前列腺炎可以通過溫水坐浴或局部熱敷的方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來減輕不適癥狀,還可以口服一些中成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2.前列腺炎會發展成前列腺癌嗎?

不會的。

前列腺炎按病因可分為細菌性和非細菌性,好發于青年以上人群,以司機、教師、辦公室人員等久坐人員多發,也常見于頻繁手淫、無節制性生活青少年人群。絕大部分人都屬于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從發病機制上看,前列腺炎是一種無菌性的炎癥,類似于關節炎、胃炎,這種慢性炎癥是不會發展成腫瘤性病變的。所以,得了慢性前列腺炎的朋友,不要太有精神壓力,放松心態,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吧。預防前列腺癌發生的最重要方法就是按照前面講的進行早期PSA篩查。

供稿單位: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作者: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腫瘤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袁剛軍

審核專家:劉南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源: 重慶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