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航天迷們很激動。距離神舟五號飛船搭載楊利偉順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地面,已經過去了整整20個年頭。20年來,我國的載人飛行從一人一天、多人多天到兩人中期駐留再到多人長期駐留。至今,已有18位航天員被送上太空。

除了人類,有一批特殊的成員也跟隨衛星、飛船上了太空。那就是,種子。上天的種子里,也有杭州本土品種。

都有哪些種子到了太空?

這趟順風車搭得并不輕松,種子們的任務很艱巨,它們要完成航天育種。

這也是被送上太空的種子,為什么會變異的原因。

航天育種,也叫空間誘變。種子通過返回式衛星、飛船、空間站等航天器送入太空后,空間強輻射、微重力、弱磁場、高真空等空間特殊環境,將會使其發生“誘變”,產生變異。

種子返回后,科學家們將會對其進行地面迭代種植篩選,從而選育出新種質或新材料并培育新品種的作物育種新技術。

只不過,種子登上太空,只是育種的一小步。國家航天育種工程首席科學家劉錄祥說:“誘變其實是育種過程中的一環,還有大量的鑒定、篩選、培育的環節,并不是去了太空,回來就是太空種子。”

據統計,一般種子在太空中的突變率僅為0.05%—0.5%,沒有變化的種子有很多,只有被宇宙粒子擊中的“幸運兒”才會在返回地面后被挑選出來。同時,由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并非所有的種子都往好的方向突變,因此,只有符合要求的種子才能留下來。

挑選出的種子要進行多代篩選培育,同時還要經過風、蟲、旱的考驗,只有通過這些嚴苛的試驗并得到權威部門審定的種子才是真正合格的太空種子。

我國自1987年8月5日,第一次搭載農作物種子上天,迄今已有36年。

神舟五號帶了1公斤植物種子,神舟六號帶了秋海棠、苦苣苔和燈盞花等植物種子,神舟七號帶了87個品種的蔬菜種子,神舟八號帶了如紅豆杉、橄欖種子,神舟九號帶了云南普洱茶種子,神舟十號帶了人參種子,神舟十二號帶了福建南靖蘭花種子、浙江江山黃精種子等……這些種子在太空溜達一圈回到地球后,會發生不可思議的變化。

36年中,從搭載科學衛星,到發射我國自己的育種衛星,再到完成全周期種植的太空實驗,我國航天育種領域,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通過空間誘變,育成的審定品種約有300種,涵蓋糧食、油料、水果、蔬菜等各個食物種類。

太空漫游回來的種子,有什么不一樣?

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一樣,杭州種子上太空,也是從2003年開始,甚至早于神州五號。

2003年2月19日,搭載“神舟四號”無人飛船遨游太空一周的一批蔬菜花卉種子回到杭州。此批種子包括蔬菜、花卉、西瓜三大類18份,共86克,都是杭州市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

杭州市農科院蔬菜所所長鄭積榮回憶,當時市農科院選出了3個茄子品種、5個番茄品種、2個辣椒品種,還有5個花卉品種,送上太空,挑選標準里很重要的一條,是要體現杭州特色。

事實上,每年從太空漫游回來的種子,都會在地里完成播種、培育。

2003年3月初,5000?;ɑ茴愄辗N子和700粒蔬菜類太空種子被種下,其中花卉類包括矮牽牛、中國石竹、雞冠花、新鐵炮百合、一串紅5個品種。

緊接著,4月10日,338粒太空西瓜種子在杭州市種子公司瓜果基地被種下,宣告此批各類品種的太空種子全部在杭州“落戶”。

經過農藝師們的精心照料,最終培育出了300多個太空西瓜、5000多株太空花卉及各類太空蔬菜。

在這些株系里,科研工作者們要根據親本材料進行性狀評定。通過航天育種技術,有的農作物生長周期縮短了;有的增加了作物抗病性;有的增加了產量;有的植株高矮及果實的顏色大小發生了變化。

鄭積榮說,經歷過太空漫游的種子有個很顯著的優點:穩定快。這能縮短育種的時間,比如,一般育種材料需要經歷6代篩選與淘汰,以及培育和觀察,最終選出性狀穩定的高代自交系,才能進行大規模試種,太空種子一般需要4代選擇就穩定了。

杭州人餐桌上的許多美味,都是“被宇宙選中的”

在杭州,哪些品種被宇宙選中、成功育種了?

茄子品種“杭茄2010”

沒想到吧,這位杭州人飯桌上的??停瑤е钪婊颉?/p>

“杭茄2010”是曾經主宰浙江茄子地頭的“杭茄1號”的繼任者,果形長直,耐低溫性好,連續結果性好,最為出眾的就是光滑漂亮、紫紅亮麗的“顏值”,一經推出,就成了“新星”,“杭茄2010”連續6年列為浙江省主導品種,是突破性、里程碑的著名杭茄品種。

杭茄比較軟糯,口感滑滑的,一蒸就爛了。杭州人喜歡把它和飯一起蒸,倒掉盤子中的水分,加點調料,就是一道美味的“快手菜”。還有醬爆茄子,杭茄和杭椒一起爆炒,果皮焦脆,果肉嫩糯,老少皆宜,非常下飯。

談起這個品種,鄭積榮很驕傲地說:“這可以說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太空品種了!”

“航雜3號”番茄

提起它,鄭積榮覺得有點可惜。因為這個番茄品種目前種得不多,是因為果個小了。

“當時的它非常優秀,商品性好,130-150克的單果重量在同類里面很突出,同時抗病毒病非常好,是省內首個通過審定的兼抗TYLCV和根結線蟲病的番茄新品種,對改變秋季番茄易受TYLCV危害導致大幅度減產的局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番茄品種競爭太激烈,現在都有220克的了?!?/p>

無論如何,“航雜3號”曾出現在杭州人的餐桌上,為大家帶來了太空的味道。盡管,絕大多數人并不知情。

“神州紅”

這是一串紅新品種,定型于2006年。它的樣子就像一串串鞭炮,常作為觀賞的主體花卉,用來布置大型花壇,正是,萬綠之中一點紅。

在杭州各大公園綠地的花壇花境之中,都可以看到“神州紅”喜慶的模樣,點綴著城市風景。

這個由市農科院主持完成的“蔬菜花卉航天育種技術研究及其新品種選育”項目,榮獲2014年度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太空全株紫玉米

這個秋天,在臨平區運河街道戚家橋村224畝“航天育種紫色產業園臨平基地”里,太空全株紫玉米豐收了。

這是國家航天育種成果轉化中心在航天育種項目中培育的新品種,與普通紫玉米最大的區別就是其花青素含量極高,是普通紫玉米的6-8倍、藍莓的4-11倍、紫薯的8-9倍。光靠提煉花青素,每畝平均收益至少可以達到6萬元。

此外,太空全株紫玉米內含豐富的鈣、鋅、硒、蛋白質等,提取完花青素的紫玉米還可以作為原材料制作茶飲、精釀啤酒、咖啡、手工藝品等,進行“二次利用”。

可以說,這個玉米,渾身是寶。

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記者 韓晨柯

來源: 浙江都市快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