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曹承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波明荇葉顫,風熱萍花香” “沉竿續縵深莫測,菱葉荷花凈如拭”“太倉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縱觀我國文獻典籍,很早就有了關于水生植物的記載,蘆葦、荇菜、菱角、荷花、浮萍、蒲草、菰、芡實等等,它們野趣橫生,靈動俊逸,適水生存的水生植物,擁有一個龐大的家族,其中不乏一些奇妙的家庭成員。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小伙伴們的奇妙之處。

世界上體積最小的睡蓮

說起睡蓮,腦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現出了印象派畫家——莫奈大師的名作,似真似幻的光影交錯下的睡蓮,展現著大自然的色彩。

**睡蓮是睡蓮科睡蓮屬植物統稱,全屬植物有80余種,廣泛分布在除南極洲外的各個大陸,有熱帶睡蓮與耐寒睡蓮之分。**睡蓮是極具代表性的水生觀賞花卉,尤其是熱帶睡蓮,色系非常豐富,紅的火熱、白的純潔、藍的妖嬈……仿佛是大自然的調色板。

睡蓮家族里,最特別的成員要數侏儒盧旺達睡蓮(Nymphaea thermarum Eb.Fisch.),它被稱為世界上體積最小的睡蓮,俗稱小睡蓮。該睡蓮的葉片直徑最短僅有約1厘米,花朵也極小,甚至可以放在手指尖上。

侏儒盧旺達睡蓮的花

(圖片來源:英國皇家植物園官網)

1987年,德國的一位植物學家對盧旺達阿爾伯丁裂谷的植被做研究時,在西南部地區的溫泉里發現了一種非常小的睡蓮。它生長在潮濕的淺水沼澤地里,葉片裸露在泥土上面,這和一般生長在水中的浮葉睡蓮不太一樣。第二年,這種小小的睡蓮被正式命名,由于這種植物起初只在非洲盧旺達的一個山谷溫泉里,也被叫作“溫泉睡蓮”

侏儒盧旺達睡蓮植株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然而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后,由于受到環境的影響,侏儒盧旺達睡蓮的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它的種群在原生地已不見蹤影,因此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野外滅絕。

一個物種就是一個基因庫。幸運的是,在侏儒盧旺達睡蓮野外滅絕前,就有科學家意識到了它的滅絕危險,采集了部分樣本在德國波恩植物園進行人工栽培,并收集了很多種子。

但是,人工繁殖盧旺達睡蓮卻一直未能成功,英國皇家植物園的頂級繁殖“密碼破譯者”、園藝家Carlos Magdalena失敗了多次后,通過改變水中氣體濃度的方法進行培育,才將它的繁殖秘密破解,將它從滅絕的邊緣挽救回來。

世界上最小的種子植物

開世界上最小的花、結世界上最小的果、成為世界上最小的種子植物,這個囊括三項世界紀錄的植物就是蕪萍(Wolffia arrhiza (L.) Wimmer),它是天南星科無根萍屬的漂浮植物,常生長在靜水池沼中,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

蕪萍的生長很奇妙,為了適應環境,演化時是朝著“縮小”和“退化”逆向進行的。它的根、莖、葉等都退化掉了,幾乎是極度簡化而成了“一團像球一樣的細胞”,長度不超過1.5毫米,寬度不到1毫米。

放大的蕪萍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一般不開花的蕪萍,開花時,開單性花,花朵只剩一枚雄蕊和一枚雌蕊,沒有花被,只有針尖般大小,差不多要5000多朵花才能布滿一個成人的指甲蓋。

本來不就輕易開花,結果自然就不常見了。那這個世界上最小的果實究竟有多小呢?目前國內外關于這個方向的研究相對比較少,感興趣的小伙伴,趕緊研究起來吧。

蕪萍的花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無根萍雖然把自己縮小成了“一團細胞”,但發展壯大家族的本領非常強大,它主要以無性繁殖為主,繁衍后代的速度非常快,整體呈幾何增長。

成片的蕪萍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小小的無根萍,作用可不小。首先它作為水生植物,具有凈化水體的作用,既能有效降低水體里的氮磷含量,緩解水體富營養化,還能抑制藍藻的蔓延。其次它富含淀粉、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具有食用價值。食物缺乏時,人們會打撈它作為蔬菜食用,據說味道鮮美。再次它也可以作為飼用,是草魚、鯉魚等幼魚的優良餌料,也是鴨、鵝喜愛的飼料。

水生植物界葉片最大的植物

碩大的卷邊青翠碧綠葉片,像一個個浮在水面上的圓盤,這就是擁有水生植物界最大葉片的王蓮。

王蓮是睡蓮科王蓮屬植物的統稱,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家族成員有亞馬遜王蓮(Victoria amazonica)、克魯茲王蓮(Victoria cruziana)和兩者雜交的園藝種長木王蓮(Victoria 'Longwood Hybrid')以及最新發現的玻利維亞王蓮(Victoria boliviana)。其中個頭最大的玻利維亞王蓮,它的葉片直徑可達3.2米,是目前記錄到的世界上最大的王蓮。

玻利維亞王蓮葉片

(圖片來源:英國皇家植物園官網)

巨大王蓮葉片看著像一個帶邊托盤,讓駐足的人們總想上去坐一坐。這不,種植有王蓮的植物園紛紛都開展了“寶寶坐王蓮”的活動,先放置一個和葉片差不多大小的圓盤在葉片上,再讓重約30公斤以下的孩子坐在圓盤上,體驗一把讓植物托起的感覺。

那看著薄薄的葉片是如何承重的呢?**原來王蓮的葉子背面有著復雜而精妙的葉脈結構,由一條條的粗壯主脈輻射散開。主脈上又有若干分支,于是形成縱橫交錯、十分牢固的網狀骨架。**除了強有力的骨架支撐,王蓮葉子里面還有很多充滿氣體的空腔。

寶寶坐王蓮

(圖片來源:作者)

仔細觀察王蓮的葉子,它可不是一個完整的圈,卷起的“盆沿”上長有兩個缺口。到了下雨天,這兩個缺口就像兩個排水口,能輕松地將葉片上多余的水排出去,從而不影響自身生長。

葉片這么大,這么顯眼,會不會成為水里小動物的美味食物呢?王蓮可把自己保護得好好的。它的葉片背面,長滿了尖銳剛硬的利刺,小動物們看到它都只能繞道而行了。不過,王蓮的葉片正面是光滑無刺的,是水鳥們的絕佳棲息地,經常有水鳥在這里駐足休息。

王蓮除了葉片奇妙外,花朵顏值也在線。它開花時,芳香、清新。花朵傍晚盛開,初開時白色,逐漸變為粉紅色,至凋落時顏色逐漸加深,也被稱“水中善變的女神”。王蓮為了盡可能避免自花授粉,高質量繁衍后代,花朵會采用兩開兩合,從白色變成紅色的方式,給傳粉者傳遞秘密信號。

玻利維亞王蓮的花

(圖片來源:英國皇家植物園官網)

水生植物界的捕蟲高手

陸生植物里有豬籠草、捕蠅草等植物“吃葷”,那水生植物界有“吃葷”的植物嗎?貍藻就是一種典型的食蟲植物,是水生植物界的捕蟲高手。

貍藻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貍藻(Utricularia vulgaris L.)是貍藻科貍藻屬的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通常生長在水流平緩的池塘、水洼里。它沒有真正的根和葉,莖枝變態成葉器、匍匐枝和假根,葉器基生呈蓮座狀或互生于匍匐枝上。

貍藻的捕蟲囊設置在水下,生于葉器及匍匐枝上,外部的纖毛被觸動后,捕蟲囊以極快的速度打開,囊內形成的負壓就可以迅速地把周圍的東西吸進去。捕蟲過程在零點幾秒之內結束,迅猛而精準。

貍藻的捕蟲囊

(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貍藻的捕蟲囊隨時能被觸發,無論是成蟲還是幼蟲都能引發它打開捕蟲囊。不過由于貍藻沒有過濾機制,通常會把周圍水體中的各種物質一起吞下。

除了貍藻外,貍藻屬家族的挖耳草(Utricularia bifida L.)也有同樣生于葉器及匍匐枝上的捕蟲囊。

它常生長在潮濕的山坡、巖石上或沼澤地。它捕蟲囊上面有一個囊口,地表淺層的小動物如果鉆進了捕蟲囊,就會被囊口上的一些附屬物阻擋住不能出來,最后慢慢被捕蟲囊消化吸收掉。捕蟲囊極其微小,捕捉到的小動物靠肉眼也難以看到。

結語

種類繁多的水生植物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從方方面面利用著水生植物,或觀賞,或食用,或藥用,或飼用,或凈化水質,或家居用,或精神寄托。水生植物既為人類提供了基礎物資保障,又推動了社會文明發展,是生物多樣性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參考文獻

[1]張婭婷,楊桂芳,李飛飛.無根萍對污水塘的凈化[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4(4):473-475.

[2]黃青.無根萍生物學特性研究[D].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2007.

[3]李春華,李柯澄.貍藻栽培與繁殖[J].中國花卉園藝,2020,(18):28-32.

[4]吳雙.廣西貍藻科食蟲植物拾萃[J].生命世界,2015,(09):74-77.

[5]邵青.世界上最小的睡蓮——侏儒盧旺達睡蓮生命世界.2014(09):82-83.

(注:文中拉丁文部分應為斜體。)

來源: 中國科普博覽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