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小劉三年前就發現血糖升高,開始吃降糖藥,然而半年前他自行停藥,也沒有再去監測血糖。

前些日子,小劉和朋友們聚餐,吃的比較多,并且喝了酒。聚餐結束后小劉就覺得身體不舒服,腹痛難忍,還伴有惡心,趕到浙醫健杭州醫院急診科。檢查中,小劉抽出了“牛奶血”,各項指標幾乎全線“飄紅”,結合他之前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等病史,被確診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

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正是由于暴飲暴食和喝酒引起的,而除了胰腺炎,小劉的血糖升高還導致了糖尿病性酮癥。

“糖尿病性酮癥如果進一步引起酮癥酸中毒,就非常危險了,幸好他就診及時。”內分泌科專科負責人、副主任醫師胡幗英回憶。

住院后,經過一系列的藥物和胰島素治療,同時通過瞬感動態血糖監測儀實時監測血糖變化,小劉的各項指標正常了許多,血糖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出院后仍需堅持服用降糖藥。

無糖飲料就不會影響血糖?

據了解,小劉平時就有暴飲暴食和飲酒的習慣,知道高血糖不能吃甜食,于是他就選擇了無糖可樂,每天一瓶。

小劉住院治療后,曾反復和醫生確認喝無糖可樂是否有問題。

“市面上的無糖飲料大多是使用了甜味劑,而這些甜味劑并不是完全健康的,如果過量食用,就會對葡萄糖水平產生不利影響,還會讓人感到饑餓并引起腸道內菌群變化。”胡幗英解釋,無論是有糖飲料還是無糖飲料,都要少喝,過量了一定是有害無益的。

代謝綜合征

改變生活方式是第一步

對于小劉來說,這次聚餐更像是一個導火索,無論是急性胰腺炎還是糖尿病性酮癥,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而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也正是由于不恰當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引起的。

代謝綜合征是指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等多種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在一個個體中同時存在的臨床癥候群。其病因不明,目前認為,腹型肥胖和胰島素抵抗是導致代謝綜合征發生的重要因素。

“現代人的代謝綜合征發病率很高,即使不胖,也有可能患有高血脂、脂肪肝。對于代謝綜合征,最有效的干預方式就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適當限制熱量攝入、減肥,增加運動,改變飲食結構,減少富含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膽固醇、單糖、鈉鹽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等等。”胡幗英提醒。

都市快報·橙柿互動 記者 張慧麗 通訊員 王藝錠

來源: 浙江都市快報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