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彥梅 北京市回民醫院

審核:王長遠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主任醫師

心腦血管疾病是導致中國人群發病及死亡的第一位原因。高血壓是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大誘因,高血壓的防治是急性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根據2018年發表的高血壓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患者約2.45億,18歲以上的患病率為27.9 %,每4個成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但高血壓的控制率僅僅為16.8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是原發性高血壓,病因不明,缺少明確有效的病因學干預策略,但如果大家能夠更加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提高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那么未來一定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另外,如果將高血壓的防治策略前移,更加關注中青年高血壓前期的檢出和早期干預,減少高血壓的發生,那么未來發生心血管病的概率也將大大降低。

一、高血壓的定義

圖1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心臟不斷地跳動,推動著血液流向全身,其中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就是血壓。血壓太高,血管就容易受到損壞甚至崩裂,高血壓的危害就是如此。那么血壓值多少算是高血壓呢?正常情況下收縮期血壓不超過120 mmHg,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可以增高到140 mmHg以上,甚至會更高。

高血壓的診斷包括診室血壓和診室外血壓,主要有以下幾點。

1.診室血壓: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三次非同日收縮壓大于等于 140 mmHg和(或)舒張壓大于等于90 mmHg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2.24小時動態血壓:按照全天平均大于等于 130/80 mmHg,白天大于等于 135/85 mmHg,晚上大于等于 120/70 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3.家庭血壓:進行連續7天的血壓監測,血壓大于等于 135/85 mmHg可診斷高血壓。

二、高血壓的危害

打個比方,我們的血管就像一條河道,我們的血液就像河道里面的水。正常情況下,河道里面的水川流不息地向前流,流向大腦,流向心臟,流向全身各處,源源不斷地向各個臟器輸送富含氧和其他營養物質的血液,保證他們正常工作。一旦發生高血壓,將導致以下危害。

(1)高血壓引起腦出血:如果河道的水壓太高,河里的水流就會過于洶涌,有可能沖壞河岸,導致河水外流。同樣,血壓過高的時候,血管里的血液就會因為壓力過高而撕裂血管,血液就會流到血管外面,腦出血就是這樣發生的。

(2)高血壓引起心臟或腦等器官供血不足:我們還拿河流打比方。河流流淌延綿千里,都會有很多彎曲或者分叉之處,這些部位的河岸最容易被河水沖壞,形成缺損。動脈血管同樣如此。高血壓患者的血流壓力很高,天長日久之后很容易把血管拐彎兒或者分叉部位的血管內皮沖壞,形成小破口。出現小破口后,血液中的膽固醇就會乘機進入血管壁里面,逐漸積累增多,形成動脈粥樣斑塊。如果不進行有效處理,斑塊就會越來越大,導致血管狹窄,這個部位通過的血流就會減少,于是就會出現心臟或腦等器官供血不足。

(3)高血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血管內的斑塊突然破裂,會迅速堵塞血管,使血流完全中斷,心臟或腦完全失去血液供應,就發生壞死,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和腦梗死。

(4)高血壓引起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我們的心臟就是一個血泵,源源不斷地把富含氧的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動脈血管內,然后經過全身毛細血管和靜脈再回到心臟。高血壓患者動脈血管內的壓力增高,心臟向血管內排射血液時需要對抗的阻力就越來越大,久而久之心臟的壁就會變厚,形成心室肥厚。繼而心臟的運動就不像原來那樣靈活了,很容易發生心力衰竭。

(5)高血壓引起腎功能衰竭:腎臟就相當于人體的濾網,不斷排除各種代謝廢物。常年高血壓不治療就會破壞濾網,代謝廢物不易排出,引起腎功能衰竭。

(6)高血壓引起主動脈夾層:大中型血管壁分三層,嚴重高血壓還可以把血管壁撕裂,血液進入血管壁的夾層中,形成主動脈夾層,主動脈夾層容易破裂導致死亡,預后極差,死亡率極高。

三、高血壓的易患人群

理論上講,所有人都有發生高血壓的可能性,但以下人群更容易發生高血壓,因此,更要加強血壓監測,并積極主動地預防高血壓。

(1)正常高值血壓人群(收縮壓120~139 mmHg和/或舒張壓80~89 mmHg)。

(2)父母一方或雙方患高血壓。

(3)超重和肥胖。

(4)經常大量喝酒。

(5)高鹽飲食。

(6)長期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

(7)經常坐辦公室、體育活動少和幾乎不運動。

(8)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睡覺打呼嚕,夜間睡覺鼾聲震天,并且總是憋氣。這樣的人睡眠時身體內會處于嚴重缺氧狀態,久而久之會促進高血壓的發生。

(9)長期口服避孕藥、激素、止痛藥等藥物也可引起高血壓。

四、高血壓的預防

圖2 版權圖片 不授權轉載

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認真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有利于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對于上述易患人群,每年應測量數次血壓,以便了解血壓變化情況,同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減少鈉鹽攝入,增加鉀鹽攝入,少吃鹽和腌制食品,多吃綠葉蔬菜和水果,食用低鈉鹽,吃飯菜太咸的人,把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內可以使血壓下降2~8 mmHg。

(2)控制體重,明顯肥胖的人,減輕體重可以使血壓降低5~20 mmHg。

(3)戒煙。長期吸煙者高血壓的發生風險增加,戒煙可以使血壓可以下降1~2 mmHg。

(4)戒酒。經常大量喝酒可以升高血壓,戒酒后血壓可以下降2~4 mmHg。

(5)增加體育運動,規律性運動不僅有助于減輕體重,還可以降低血壓。養成每天戶外運動的習慣,可以使血壓降低4~9 mmHg.

(6)生活規律,充足睡眠,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參考文獻

[1]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0.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聯盟,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9,24(1): 1-46.

來源: 中華醫學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