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
具有消炎、殺菌、抗氧化的好處
同時還能輔助提高免疫功能
大蒜也是很好的養生食材,《本草綱目》記載“其氣熏烈,能通五臟,去寒濕,辟邪惡”。現代研究也發現大蒜中的有些成分有促進代謝、殺菌抗炎、提高免疫、降低膽固醇等作用。而近來,一項關于吃大蒜能降低胃癌風險的研究更是帶給我們驚喜!
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大蒜為什么能降低胃癌風險?
大蒜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大蒜怎么吃才健康?
大蒜
我國是胃癌大國,據WHO的數據顯示,中國胃癌發病數和死亡數分別占全球胃癌發病和死亡的42.6%和45.0%。由此可見,胃癌的防治形勢十分嚴峻。
為了研究影響胃癌癌前病變進展的因素,早在1995年,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的研究人員,就對3365名胃癌高發地區的人進行了一項干預實驗,干預措施分別是:幽門螺桿菌治療兩周、補充維生素七年以上、補充大蒜七年以上。
經過近22年隨訪后,研究人員發現:
▲ 在預防胃癌的發生上,根治幽門螺桿菌和補充維生素都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但大蒜補充劑卻沒能顯著降低胃癌發病率。
▲ 從胃癌死亡率的角度來看,三種干預措施均有明顯效果。幽門螺旋桿菌治療可以將胃癌死亡率降低38%,攝入維生素補充劑降低52%,攝入大蒜補充劑降低34%。
▲ 在納入了生活方式后對受試者的胃癌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結果顯示,在從不喝酒的人群中,攝入大蒜補充劑的保護作用更顯著,與對照組相比胃癌死亡風險下降67%!
大蒜的有益成分
大蒜帶來的好處,離不開4類成分:
1、烯丙基硫化合物
烯丙基硫化合物,不僅有抑菌消炎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幽門螺桿菌,還能通過抑制致癌物的活化、調節致癌物的代謝等機制起到積極的抗癌作用。
2、大蒜多糖
大蒜多糖是大蒜中的功能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病毒、增強免疫力、保護肝臟等多種作用,還能增加腸道益生菌。且其含量在70%以上,開發價值較高。
3、多酚化合物
大蒜中還有酚酸、黃酮、黃酮醇以及黃烷酮等多種酚類化合物,這些物質有很強的抗氧化、抗炎作用,對預防癌癥、心血管疾病有積極作用,還能幫助延緩衰老。
4、硒元素
大蒜中的硒含量也很高,尤其是脫水大蒜,能達到19.3ug/100g。
硒有超強的抗氧化作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維生素E的50-500倍,可以破壞已經形成的過氧化物,降低炎癥、癌癥風險;硒能激活P53腫瘤抑制蛋白,修復DNA;還能直接作用于癌細胞,是癌細胞的“殺傷劑”,并輔助抑制癌細胞生長轉移。
大蒜怎么吃才健康
日常膳食攝入的大蒜,活性物質含量有限,加上烹飪等引起的營養損失,跟研究用的提取物等沒法比,吃多了反而對口腔粘膜、食道粘膜和胃粘膜產生刺激作用。
也就是說,單靠吃大蒜來達到顯著的抗癌效果并不實際。因此,不要神化了大蒜的“抗癌效果”,平常心對待,適量攝入即可。
1、每日2~3瓣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的專家建議:每天大蒜食用不宜過多,過多食用會促進胃酸分泌,刺激腸胃粘膜,因而每天生吃不宜超過2~3瓣。
2、大蒜的多樣吃法
▲ 大蒜搗碎生吃,殺菌效果更好
大蒜在加熱過程中,有機硫化物含量逐漸下降,殺菌的力量也會逐步減弱;但大蒜中的蒜氨酸必須要使細胞破碎后與蒜氨酸酶結合,遇到氧氣后才能變為大蒜素。
因此,大蒜最好搗碎成泥,放置10~15分鐘后再吃,更有利于大蒜素的生成。
▲ 發芽大蒜,抗氧化性更強
一項研究發現,發芽5天的大蒜內部抗氧化活性劑高于新鮮大蒜。但若伴有變爛、發霉的情況,則不能食用。
▲ 腌制臘八蒜,解膩消食
臘八蒜是用米醋和大蒜制成的,味道酸辣可口,有很好的解膩祛腥、助消化作用;而且大蒜和醋酸所發生的化學變化弱化了大蒜的氣味,并且大大減弱了有機硫化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3、不適合吃大蒜的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大蒜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以下這些人群不宜食用過多大蒜:
▲ 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胃腸道疾病人群
由于大蒜會刺激胃酸分泌,對有胃腸道潰瘍的人來說不利于潰瘍的愈合,可能還會加重潰瘍病情。
▲ 腹瀉患者
此時食用大蒜,則會更加刺激腸壁,導致腹瀉更加嚴重。
▲ 眼病患者
眼病忌辛辣,因此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等眼病的人要注意。
▲ 特殊反應者
大蒜中的一些物質有可能會致敏,導致紅腫、皮疹、過敏性腹瀉、呼吸道哮喘。因此,這類人群不宜食用。
來源: 人民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