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癌癥40%是由性格內向抑郁、有意隱藏情緒等自我損害造成的。因為孤僻、抑郁、自悲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身體我們的免疫系統,降低人體“防線”,使患癌幾率增大。

據專家介紹,性格孤獨、抑郁、精神創傷、愛生悶氣等,這些不良情緒會引起應激反應,當反應積累到一定量時,就會引發或者加重身心疾病。

很多人以為這種說法太過主觀的,可事實是這個理念已經得到科學實驗的驗證——英國精神病學家格里爾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對癌癥患者的性格進行了研究。

他們總結出了癌癥性格(C型性格)特點:不喜歡把敵意和破壞性的情緒表達出來的人。這類人表面上毫無怨言,但生活上一點小事就會使他不安,總是處于緊張狀態,不愛宣泄,還愛生悶氣。

癌癥性格的四大典型特征

1. 刻意忍受型

遇到不順心的事不動聲色、默默忍受,這是穩重的象征。但是心理學家曾為這類人做過測定,發現他們體內的淋巴細胞活力較低。

因為,忍受和壓抑看似“性格好”,但卻不是一個好習慣。

2. 緊張焦慮型

緊張和焦慮會讓降低體內免疫細胞的活力。長期如此不發泄,也會誘發癌癥。

主要是因為這種負面情緒會使器官功能發生紊亂,尤其是腦和中樞神經系統容易受到壓抑,使抗病能力下降。

因此,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深呼吸,盡快使自己冷靜下來。

3. 喜歡孤獨型

孤獨的情況也會對免疫力造成影響。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在團隊中更易釋放情緒、完善情緒,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認同,都能讓個人獲得更強的生存力量。

4. 較真懊惱型

愛較真的人煩惱也多。他們覺得萬事都不能放松,這會使神經長期處于緊繃狀態,不得松弛。

從健康角度而言,這種緊繃狀態不利于內環境的穩定,可直接干擾內分泌、神經和免疫的正常功能。

專家表示,通過調整飲食、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質,可以適當減緩癌癥的發生和發展。相反,不恰當的生活方式,長期的壓力,則會加速癌癥發生。

來源: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