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活動是地球具有生命力的重要象征。我們以夏威夷火山為例,來說說火山的形成與作用。
夏威夷群島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由8個大島和100多個小島組成,群島的生成與海底火山活動有關。夏威夷島是群島中最大的島嶼,也稱為大島。島上的基拉韋厄和冒納羅亞火山都是世界上活動力旺盛的火山,其中冒納羅亞火山被稱為地球上最大的火山。
夏威夷群島上的火山是現代活火山地形中發育最為典型的。群島上大量圓丘式高山,都是古火山噴發留下的痕跡。火山島中以最南端的夏威夷島為最大,最高峰冒納開亞山位于島上的南部,它與北部的莫納羅亞火山構成三角形狀。
太平洋中間的為何這么多的火山呢?而且是一串火山島鏈?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火山大部分都是在板塊的邊界處。這里也是板塊邊界嗎?其實不然,夏威夷火山是在太平洋板塊的中間,離它的邊界還遠得很。
為了回答太平洋板塊中間為何出現大量火山的問題,自19世紀以來,地質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夏威夷火山和火山島鏈,提出了多種假說來解釋它們的成因與機理,希望能更好地解釋所觀測到的各種自然現象。
配圖來自圖蟲網
最后形成的共識是,火山噴發到地表的熔漿,是來源于深部地幔高溫高壓巖漿流體,這些火山噴發的地方稱之為熱點。并且認為熱點下深部存在地幔柱,深度可達地幔和地核之間的交界處,深度到2900km。 地幔柱上涌物質提供了這些板內熱點的高溫巖漿,形成了現在的地幔柱理論。
而有關夏威夷火山島鏈的成因,其實是地幔柱和板塊活動共同作用的產物。具體過程是,太平洋板塊在先西北方向移動時,把地幔柱熱點之上的火山不斷帶走,就在太平洋內留下了一串火山島鏈。仔細看,這個島鏈并不是直線,在中間有個拐彎的地方,說明板塊運動時它的方向曾經發生過改變。
再來看環太平洋火山帶,它是一個圍繞太平洋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地區,全長4萬公里,呈馬蹄形。環太平洋火山帶共有活火山512座,占全球活火山數量的80%,而且地球上9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其中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印尼,約有130座活火山,地震和火山活動頻繁。
那么為什么全球主要的火山都圍繞太平洋呢?這是因為環太平洋火山帶是由板塊構造造成的。地球的板塊就像地球表面上的巨型木筏,經常在彼此旁邊滑動、碰撞,經常性一方壓住另一方。而太平洋板塊本身就非常大,因此它與許多大小板塊接壤并相互作用。太平洋板塊與其周圍構造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了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積聚后,又很容易將巖石熔化成巖漿,接著這種巖漿就會以熔巖的形式上升到地表并形成火山。
自地球誕生至今,火山活動就沒有停止過。我們的地球文明,也離不開火山活動帶來我資源和能量。如果哪一天地球上沒有火山活動了,地球的生命也就到了晚年,也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肖龍
審核:張玉修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