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上旬,志愿者向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GBIF工作組報告了北京的頤和園濕地一帶觀測到的豎眉赤蜻記錄,該數據已經在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發布。

圖源:GBIF

豎眉赤蜻(Sympetrum eroticum),是蜻科赤蜻屬的昆蟲,又名焰紅蜻蜓、小老虎兒或小辣椒兒。該觀測數據由守庸、守元記錄并報告。據反映,這種“紅蜻蜓”在9月底在頤和園一帶的濕地可以見到它們頻繁地飛來飛去、然后在水面上停留很短的時間,就像點水一樣。豎眉赤蜻的雌性和雄性有時會一起在水面上交織而舞,然后雌性會在水面上“點水”產卵。它們似乎很喜歡在河岸邊生長著很多雜草和浮萍、并且有淤泥的地方活動。

豎眉赤蜻(Sympetrum eroticum)。攝影:守庸

蜻蜓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生物調控者,起到了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具有生物防治的功能。它們也是食物鏈中的關鍵一環,為許多鳥類、蜘蛛和其他捕食性動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來源。此外,蜻蜓的生命周期與水體生態系統密切相關,它們的幼蟲生活在水中,對水質和水生昆蟲群體起著調節作用,因此也可作為水體健康的生態指標。從全球范圍內看,蜻蜓生物多樣性正面臨著急劇的喪失,直接驅動因素與人類活動相關,包括棲息地(如小微濕地)急劇減少、化學農藥的泛濫等等。公眾對于蜻蜓生物多樣性狀況的關注,對于保護工作具有促進作用。

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又稱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平臺,是一個由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絡和數據基礎設施,旨在向任何人、任何地方開放獲取地球上所有類型生命的數據。自從2018年加入GBIF以來,綠會GBIF團隊長期服務于科技工作者、公民科學家和自然保護工作者,為生物多樣性信息學數據貢獻來自中國全國一級學會的力量。

編譯:Sally

審核:Sara

編輯:Tommy

來源: 中國綠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