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嬸1個月前出現了眼瞼水腫,因為平時身體很健康,所以沒有去醫院看病。1個月后,水腫不但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重,雙下肢也逐漸出現水腫,并感覺腹脹、食欲減退,這才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后告訴張大嬸,她得了“腎病綜合征”。那么,腎病綜合征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呢?

腎病綜合征其實是一組臨床及實驗室檢查的總和,它主要表現為“三高一低”四大特點:1.大量蛋白尿(尿蛋白量≥3.5克/天)。2.低白蛋白血癥(血清白蛋白<30克/升)。3.高度水腫(可出現眼瞼、雙下肢水腫,甚至胸水、腹水)。4.高脂血癥。其中必須具備前兩條才能診斷此病。

腎病綜合征患者有哪些癥狀

最常見、最突出的癥狀——水腫,開始多見于顏面部,逐漸波及雙下肢及全身,嚴重時患者會出現眼瞼高度腫脹,以致無法睜眼,四肢皮膚緊繃、薄而透亮,扎針或皮膚破損的地方滲水,男性患者陰囊可腫得像球一樣,患者甚至出現胸水及腹水,導致腹脹、胃口差、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水腫程度一般與血清白蛋白降低的程度一致,多數伴隨尿量減少。
繼發性腎病綜合征的患者,還會因其原發病的特點而出現不同的癥狀,我們簡單地來了解一下吧。

1.過敏性紫癜性腎炎

首先,什么是紫癜?紫癜即為出血性皮疹。皮疹大小不等,呈針尖至黃豆大小,數量多時可融合成片。其主要分布于四肢,小腿伸側面最常見。最初呈紅色,此后逐漸變暗,壓之不褪色,偶有瘙癢感,常成批出現。

其次,什么是過敏性紫癜?過敏性紫癜是人體對某種物質過敏(如藥物、食物、疫苗等)引起的疾病。一些物質攻擊全身的小血管,導致血管炎癥。因此,除紫癜外,還可出現關節紅腫熱痛、腹痛、便血及腎損害。

約1/3的患者出現腎損害即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多見于兒童及青少年。常在紫癜出現4周內發病,臨床可表現為血尿(變形紅細胞性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甚至腎功能異常(肌酐升高)。

2.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

首先,什么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多種抗體(如抗核抗體、抗dsDNA抗體、抗Sm抗體等)的攻擊導致全身多個器官損害。臨床表現為皮膚損害(面部皮疹、蝶形紅斑)、發熱、口腔潰瘍、脫發、血管炎及內臟損害(腎、血液系統、心臟、神經系統等受損)。

其次,什么是狼瘡腎炎?狼瘡腎炎由系統性紅斑狼瘡侵犯腎臟所致。侵犯率幾乎100%。多見于青中年女性,男女比例為1:9。根據其6種病理類型(Ⅰ~Ⅵ)從輕到重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甚至腎功能異常。

3.糖尿病腎病

首先,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代謝疾病。發病率極高,以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主要分為1型和2型兩種。

其次,什么是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若長期控制不好,而引起的腎并發癥即糖尿病腎病。約1/4的糖尿病患者并發腎損害,中、老年人多見,從輕到重表現為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水腫、高血壓、腎功能異常,最終進展為尿毒癥。

腎病綜合征“四大特點”的形成

1.大量蛋白尿

腎小球濾過膜平時像柵欄一樣,不允許白蛋白從尿里漏出去,當其發生病變時,這道柵欄的屏障作用就被破壞了,此時,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以白蛋白為主)的通透性增加,導致過多的蛋白從尿中漏出,超過近曲小管的重吸收量時,便形成了大量蛋白尿。

2.血漿白蛋白降低

人體的白蛋白主要在肝合成,大量白蛋白從尿中漏出時,肝對白蛋白的合成便相應增加,當其合成增加仍滿足不了從尿中漏出的量時,便出現低白蛋白血癥。另外,患者由于胃腸黏膜水腫常伴有胃口差,蛋白攝入少、吸收不良,也會加重低白蛋白血癥。

3.水腫

血漿白蛋白在人體內就像一塊“吸水海綿”,將水分牢牢地吸附在血管內。當大量蛋白尿漏出導致血漿白蛋白降低,水分便從血管內進入組織間隙,尤其是疏松及低垂部位。因此,我們便會看到患者出現眼瞼及雙下肢水腫。

4.高脂血癥

腎病綜合征患者常出現高脂血癥,包括高膽固醇血癥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癥,其發生機制與低蛋白血癥時肝臟代償性地合成脂蛋白增加及脂蛋白分解減弱有關。

來源: 醫路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