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
想必不少小伙伴都遇到過
睡前都還好好的
但是一覺醒來后脖子就“酸爽”不能動了
想轉個頭都非常“痛苦”
很多落枕的小伙伴們可能都會認為,“落枕”是因為自己晚上睡覺沒注意。其實這只是其中一種原因,造成落枕的原因可不僅僅是睡姿不當,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落枕到底是怎么回事?****落枕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緩解及預防落枕?**落枕
“落枕”,通俗來說,就是頸部肌肉痙攣。而且,落枕時常伴有頸椎小關節紊亂癥狀。
枕頭高低不適或睡姿不良,頸肩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長時間過度牽拉受損,導致肌纖維失去彈性、產生炎癥因子,就會刺激神經末梢,從而出現落枕癥狀。
健康的頸椎有生理前屈,長期低頭可使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反弓,這部分患者更容易落枕。
任何疾病都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一次偶然的落枕不必太擔心,但頻繁落枕可能是各種頸椎病的前兆。
若肌纖維多次受損,就會導致瘢痕修復,患者會感覺脖子在旋轉時“咔咔”作響。長此以往,導致頸椎不穩,由筋到骨出現損傷,造成頸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韌帶鈣化等后果。
很多時候,落枕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警告,如果不好好保護頸肩,接下來可能會發生更嚴重的損傷。造成原因
落枕的原因通常有以下3種:1、睡姿不正確
睡覺時趴著、頭歪向一側或者身體過度蜷曲,都會讓頸部一側的肌肉因長期處于拉伸狀態而產生痙攣。2、枕頭不合適
枕頭過高、過低、過軟或者過硬,都會使頸部肌肉處于過度拉伸或者屈曲的狀態,從而導致肌肉痙攣。
3、頸部受涼
這種情況常發生在夏季,很多年輕人在晚上睡覺喜歡開空調,頸部長時間暴露在低溫環境下會使血液流通不暢,進而導致肌肉僵硬、疼痛。然而,這些因素只是落枕的誘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要了解落枕真正的原因,首先要從頸部肌肉說起。低頭、抬頭、轉頭這些日常動作都是由頸部肌肉支配的。
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因為長期伏案工作,或者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等,使頸部肌肉的肌纖維長期處于過度使用的狀態,彈性也相應變得越來越差。
這時,如果再遇上偶爾的睡姿不當、枕頭不適或者受涼、受潮,就很容易造成落枕。頸部肌肉長期勞損的人,還有可能反復出現落枕的癥狀,這種情況就不能簡單地當做落枕來處理了,而應該意識到這是一種頸椎病,要盡快就醫。
緩解落枕
當落枕癥狀比較輕時,可以自行采用以下方法來緩解。
1、冷敷
落枕一般屬于急性損傷,多表現為局部疼痛、僵硬,48小時內要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在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2次,嚴重的可每小時敷1次。
2、熱敷
疼痛減輕后可以熱敷,用熱毛巾、熱水袋、暖貼等熱敷疼痛部位,可以加快血液循環,緩解肌肉僵硬,進一步緩解疼痛。
3、按摩
經上述方法后頸肩仍覺疼痛的,可用分筋法按摩。
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家屬或醫務人員站在患者后方,在患肩處涂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一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另一手的拇指放在患者肩痛處輕揉按摩,并向肩外輕輕推捋。
每天 3~6 次,分筋按摩后,頸肩疼痛一般可以緩解。
落枕患者日常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不要長時間使頸椎保持一個姿勢,如低頭伏案、玩手機;
- 睡覺要選擇合適的姿勢和枕頭;
- 注意頸椎部位的保暖;
- 經常做一些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
來源: 央視一套、人民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