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觀的世界中,隱藏著一場精彩絕倫的生態較量。這場生死較量的主角之一,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優秀寄生蜂,它叫做周氏嚙小蜂。通過微觀拍攝,我們得以一窺這些微小生物之間的驚險故事。

一、周氏嚙小蜂:美國白蛾的天敵

美國白蛾作為外來入侵害蟲,威脅我國多種綠色植物,無論是桑樹還是農作物,都成為其攻擊目標。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周氏嚙小蜂“大戰”美國白蛾】視頻截圖

然而,在自然界中,美國白蛾也并非無敵。我國的天敵——周氏嚙小蜂,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微觀拍攝展示了這只長著翅膀的、像螞蟻一樣的小昆蟲,它的蜂身僅有1毫米長,卻具備強大的寄生能力,對美國白蛾等害蟲情有獨鐘。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周氏嚙小蜂“大戰”美國白蛾】視頻截圖

周氏嚙小蜂的本領之一,就是將自己的卵產在美國白蛾的老熟幼蟲和蛹殼內。它利用自身的產卵器,刺蟄美國白蛾幼蟲,使其提前化蛹。然而,美國白蛾的蛹外被一層厚繭殼所保護,周氏嚙小蜂又是如何將后代送入蛹殼的呢?

實際上,周氏嚙小蜂的腹部藏有一根細長而堅韌的產卵器,類似一根針。在微觀拍攝中可以清晰看到,這根產卵器穿透美國白蛾的蛹皮,將卵順利置于蛹體內。一個月后,卵孵化出幼蟲,開始在蛹體內取食蛹的汁液。小蜂的幼蟲逐漸長大并變為蛹,而此時的美國白蛾蛹卻因被吸干汁液而死去。這死去的蛹最終為周氏嚙小蜂孵化了新的生命。周氏嚙小蜂在蛹內羽化為成蜂,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完成了婚配,它們實行一夫多妻制。

二、生態平衡的動態和諧

懷孕的雌蜂們懷揣著強烈的產卵欲望,破殼而出,然后開始尋找新的宿主——美國白蛾的蛹。被周氏嚙小蜂吸干汁液的美國白蛾蛹,變成了空殼,最終完成了它們之間的微妙“合作”。

通過微觀拍攝,我們得以一窺周氏嚙小蜂如何運用其精巧的生物學本能,制約并控制著美國白蛾的繁殖。這場微小生物之間的戰斗,讓我們看到了生態系統中微妙而精細的平衡。正是這種平衡,幫助著自然界在繁衍與競爭之間達到一種動態的和諧。

圖片來源:科普中國-【周氏嚙小蜂“大戰”美國白蛾】視頻截圖

周氏嚙小蜂的存在,為我們展示了自然界中多樣而精妙的生態鏈條。它們以微不足道的體型,為人們提供了一種無害的生物防治方式,有效遏制了美國白蛾的暴發。

這一現象也啟示我們,在生態保護和害蟲防治領域,自然界常常會呈現出一種微妙的平衡,值得我們不斷深入研究和探索。

文章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作培育)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者:嘮科開腦洞 科普作者

審核:陶萬強 美國白蛾防治專家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