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夏天穿得少,不管是穿短褲還是裙子,腿都會露出來。這時候咱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腿上會有迂曲的團塊,就像一團蚯蚓盤在那兒似的,這就是下肢靜脈曲張。那么,這下肢靜脈曲張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心臟負責把血液泵出到全身各處,把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帶到全身各處。換一句話說,心臟是血液運輸過程的重要“發(fā)動機”。那問題是,這些血怎么回來呢?總不能渾身到處都長小心臟吧。
是的,其實在咱們身上還真有一些小“心臟”,那就是肌肉。在血液向心臟回流的過程里,肌肉是很重要的動力。
比如說我們小腿。小腿中間有靜脈,小腿的肌肉一收縮,就把這些靜脈里的血液擠回到心臟里了。所以千萬別小看小腿上的肌肉,除了走路以外,它們還有別的工作。
那你肯定要問,這是深處的靜脈,那比較表淺的靜脈里邊的血液可怎么辦呢?這是個好問題。在小腿上深靜脈和淺靜脈之間是相互交通的,相連的這個區(qū)域術語叫足靴區(qū),在腳腕子附近,也就是咱們穿襪子的位置上。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平時小腿肌肉活動得太少,靜脈里的血就不能及時向上回流上走,淺靜脈里的血就不容易流到深靜脈里。這樣一來,血液循環(huán)不暢,淺靜脈就越來越粗,最后就淤積成團塊,這就叫下肢靜脈曲張。如果繼發(fā)感染破潰的話,那將非常難以處理。
既然明白了下肢靜脈曲張是怎么形成的,就知道怎么預防了。簡單的一句話:讓小腿動起來。比如說,騎自行車時,高度一定要調合適。如果腿伸不開,你總是用腳跟挨著腳蹬,那就很容易出現(xiàn)大腿帶動小腿,小腿的肌肉使不上勁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雖然運動量挺大,但小腿肌肉沒有得到充分的活動,自然就會影響血液回流。再比如走路時,腳尖一定要使上勁,這樣小腿的肌肉才能發(fā)力。
圖片來源:pixabay
尤其是有一些特殊職業(yè),比如警察和老師,經常需要久站久坐,老師上一節(jié)課就要站40分鐘。這時小腿就得不到充分的活動,怎么辦呢?有空了就要使勁地抬小腿,而且往上甩、往后上方甩。這樣的話,小腿肚子里的肌肉才能發(fā)力,才能把下肢的血液充分擠回到心臟里去,也就避免了下肢靜脈曲張。
還有一個辦法是穿一種特殊的彈力襪,它可以起到加壓的效果,對預防下肢靜脈曲張也很有幫助。但具體怎么選擇、買什么樣的彈力襪最合適,您還得到醫(yī)院里的血管外科進一步咨詢。
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從我們的生活習慣改變做起。盡可能地避免久站久坐,時不時地活動腿,這才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章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chuàng)作培育)出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作者:孫軼飛 河北醫(yī)科大學醫(yī)學教育史研究室主任
審核:陳罡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來源: 星空計劃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