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俗稱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漸產生疼痛,夜間為甚,逐漸加重,肩關節活動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達到某種程度后逐漸緩解,直至最后完全復原為主要表現的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異性炎癥。

肩周炎跟肩袖的區別:

將患側手被動抬高肩周炎患者肩關節打開到一定角度后會出現突然卡住, 再用力也無法繼續打開;而肩袖撕裂患者,肩關節打開到一定角度后會出現疼痛, 但繼續用力可以完成較為完整的關節活動。

表現

肩周炎初期以疼痛為主,疼痛常發生在肩前、肩后及三角肌點止處,多數病因怕涼,遇冷加重,肩部活動常使疼痛誘發,被動活動肩關節活動范圍尚可。隨著時間進展,病情逐漸加重,關節活動功能由受限到障礙,尤其是外展、上舉、后伸旋前更為明顯,其功能障礙程度與粘連的輕重有關。本病的好發年齡在50歲左右,女性發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見于體力勞動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有可能嚴重影響肩關節的功能活動。肩關節可有廣泛壓痛。

治療方法

1.身體直立站立,然后雙腳與肩同寬,上半身向前彎腰到90度,疼痛手臂自然下垂,然后在水平方向做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的旋轉運動旋轉的范圍由小到大,方向相互交替。

2. 首先直立的站著,面向墻,疼痛手臂的手指放到墻上,手指從胸前開始逐漸向上爬行,直到因為疼痛而不能再向上的時候停止,然后再逐漸爬下來,這樣反復的爬墻,并做好記號,可以用膠布,也可以用筆做好標記,但是千萬不要用蠻力拉伸。

3、自然站直身體,兩腳分開與肩膀同寬,手臂伸展,在背后十指相扣,然后兩手用力帶動肩膀往后拉伸。

4、站直身體,兩腳打開。抬頭、挺胸、收腹。以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的方式,兩手掌在背部緊貼,調整呼吸,保持動作數秒后,換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的姿勢重復動作。

5.拉伸肩關節囊前部,站立位,屈時約 90°,手掌固定保持不動,身體朝遠離手掌的方向旋轉,當旋轉到最大程度或感覺到輕微疼痛時,停止轉動,保持 5 秒。

6.立位,雙手持體操棒,做兩直臂同時上舉練習,健側帶動患側,到感覺疼痛處停止,保持5秒,放下。

7. 雙手握住木棒,另一臂左旋轉運動,先順時針旋轉30次,在逆時針旋轉30次,換對側做同樣運動,旋轉弧度越大越好!

預防

平時生活工作中,比如,當一整天要伏案工作,每隔一段時間,需要活動一下身體。對于女性而言,平時被單肩包包時,不宜長時間只用一側肩膀,而且包包不宜放過多重物。肩部由于寒冷濕氣侵襲機體,可引起肌肉組織和小血管收縮,組織的代謝減慢,從而產生較多的代謝產物,使肌肉組織受刺激而發生痙攣。久則引起肌細胞的纖維樣變性,肌肉收縮功能障礙而引發各種癥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避免肩部受涼,對于預防肩周炎十分重要。

來源: 康復科普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